文交所上市产品如何退出成难题

  随着湖南、陕西等文交所清退已发售的艺术品,已开展交易的文交所何去何从成为一大难题。当前比较麻烦的有汉唐、郑州、天津、泰山4家。但除了汉唐艺术品交易所选择停牌外,其他3家都照常运营。


  虽然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是全国最先响应国家政策,进行交易停牌和交易规则调整完善的交易所。但也是4家主要文交所中,投资者情绪最为紧张、维权呼声最高的交易所。


  在上周汉唐艺术品交易所与投资人沟通活动中,汉唐艺术品交易所执行董事郑惠文重点同投资者就如何妥善处理目前上市艺术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提出了五种方案:一是拍卖;二是将上市品种交由基金公司负责,逐年退出;三是转板香港市场;四是采用T+5交易模式;五是将书画类的上市品种拆分为单幅作品作为交易品种,同时采用T+5交易模式。作为艺术品的共同持有人,投资者将决定方案的选择。


  虽然表面看来有五种解决方案,但是无论哪一种都难以让投资者满意。如果按现在的价值来看,艺术品的拍卖价格肯定没办法和市值相比,很有可能低于发行价格。与这五种方案相比,投资人最希望的是按成本价退回。不过由于已经有投资者获利成功出逃,因此按成本价清退,则意味着有人要为此埋单。不过也有人建议按发行价偿还给投资者。但是郑惠文表示,需要征得原艺术品持有人及保荐商的同意。因此,这个承诺的实施难度很大。


  10月底,在汉唐上市的艺术品份额产品“匡剑油画”的原持有人及作者匡剑认为其二级市场价值遭遇市场低估,提出在11月25日前将按市价通过公开市场及场外交易的方式回购总份额的10%。不过,此举并没有引起二级市场价格的明显波动,在国38号文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出台后,原艺术品持有人保持沉默,汉唐艺术品交易所也没有公告艺术品持有人的回购情况。


  据了解,昨天是各省市协助证监会汇总当地各类交易所的最后一天。此次形成的交易场所汇总统计数据,则是下一步清理整顿的依据之一。这也意味着更深层次的清理整顿即将展开。类似汉唐艺术品交易所遭遇的问题会陆续暴露出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