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鼻烟壶收藏
玛丽及庄智博珍藏鼻烟壶
“无论贫富贵贱无不好之,有类于饮食睡眠,不可一日缺其事。几视为第二生命,可一日无米面,而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鼻。”——这是清末著名古玩收藏家赵汝珍在其编著的《古玩指南》中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康乾时期鼻烟的风行一时,而当时鼻烟壶的制作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小小的鼻烟壶在方寸之间,展现了各种精湛的制作工艺,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记载了社会风俗的日渐变化,更为自己在古玩收藏史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鼻烟壶的制作工艺在中国得到了极致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鼻烟壶收藏在国内逐渐变成冷门,反倒是海外对鼻烟壶收藏更为重视。自从鼻烟壶的制作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之后,几个世纪以来,鼻烟壶在海外形成了深厚的收藏渊源。
据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大量的鼻烟壶流传到海外。这种小巧玲珑、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又极富东方特色的工艺品受到了海外众多收藏家的喜爱,在国外掀起了一次次的收藏热潮。其中,纽约、旧金山、巴黎、柏林等都成为了鼻烟壶收藏的重心。
如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鼻烟壶收藏家多在海外,如加拿大富豪肯•汤姆森曾向多伦多安大略美术馆捐赠众多珍贵藏品,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巴洛克时期的工艺品,其中还包括100多件中国鼻烟壶。
再如美国最有声望的中国鼻烟壶鉴赏家奥德尔(Edward Choate O’Dell),生于1901年的他从小对神秘的东方文化非常痴迷,在1937年中国战火纷飞的年代,奥德尔开始收集鼻烟壶。并且,他在1968年组织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中国鼻烟壶协会。据统计,奥德尔共收藏有600余件中国鼻烟壶珍品,其中包括模仿西班牙银元制作的水晶鼻烟壶。
就算远在欧洲,也能看到精美的中国鼻烟壶藏品。18世纪,路易十五的夫人曾经不惜重金收集各种中国瓷器鼻烟壶,让法国收藏家见识到了中国工艺品的精湛,致使贵族阶层的妇女纷纷效仿。此后,鼻烟壶的收藏一直得到法国收藏家们的重视。除了私人藏家之外,法国、德国、意大利、莫斯科、伦敦等地的著名博物馆内,都珍藏着大量的中国鼻烟壶。
如果说到鼻烟壶收藏,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玛丽和庄智博夫妇。这对出生自异国的夫妇,结婚后居于香港,两人对于古老的东方文有着深厚的兴趣,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庄智博获赠一只精巧的中国鼻烟壶,这引发了夫妇二人对于鼻烟壶的关注,这种精致小巧的工艺品成为他们众多收藏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此后多年的收藏中,玛丽及庄智博夫妇二人收藏的珍贵鼻烟壶得到了各界收藏人士的认可,并且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鼻烟壶的魅力,也与其他的爱好者分享了由鼻烟壶收藏带来的诸多快乐。
1994年,玛丽及庄智博夫妇在香港艺术馆举办了一场非常重要的鼻烟壶展览,随之出版了《盈寸纤研——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这本书也成为鼻烟壶收藏的权威之作。第二年,他们收藏的鼻烟壶分别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展出,使鼻烟壶收藏的热浪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同时,由Robert Kleiner编著、大英博物馆出版了《玛丽及庄智博之鼻烟壶》一书。
几百年来,海外藏家在鼻烟壶的收藏史上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同时欧美藏家也对鼻烟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海外有关鼻烟壶研究的书籍有1880年英国学者布雷奇的《烟草考古》、1888年英国传教士吉尔摩的《在蒙古族中间》、1895年英国学者赫斯的《中国与其和瓷器、料器鼻烟壶》、1913年美国史密斯夫人《古代中国鼻烟壶藏品目录》等等,而如果要追溯鼻烟壶的历史,也与海外有着重要的关联。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