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青年艺术家更多取材现实观照当下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专访张旭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雅昌艺术网采访张旭光 摄影:蔡春伟


  声明:本文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导语】2011年12月2日,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从2010年开始筹备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品9127件,经过评委们披沙炼金的严格评审,精选出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漆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各类美术作品526件,其中优秀作品128件。雅昌艺术网采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介绍此次展览的筹备和评选情况。


  雅昌艺术网:请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背景?


  张旭光:这次展览也是今年2011年中国美协包括中国文联的三个大展的项目之一,最重要的展览一个是“天山南北”与西藏60周年美术展,这是应该美术学术高度比较高的其中之一。所以准备的也比较充分,从2010年就开始准备,包括办青年美术家的培训班,包括带领青年美术家去写生,包括我们对青年美术家的培训,都指向了青年创作,这些创作最后提供给这样一个展览,所以来稿的量也比较大,投稿数量将近1万件,规模很大,选出五百多件作品。


  雅昌艺术网:评选的过程是如何的?


  张旭光:甄选也是通过初评、复评、评奖三个阶段,初评主要是把这些更优秀的先选拔出来,然后重要的评委再参与复评。这个也是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评、第二个阶段复评,复评完了以后评奖,评了一些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一楼圆厅展出的部分都属于优秀作品,一共一百多件。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青年艺术家跟老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有什么样的不同吗?


  张旭光:首先一个他的取材的范围就不一样,更多的是取材现代,比方说都市生活,自然景观,包括对一些很微观的一些自我感受的东西,自我体验的东西,就比如说过去老先生这一点要多一些,关注这个时代下,我在当中的价值,就是说宏大题材也有,但是更关注某一个具体的东西,可能会更多一些,这个跟老一代是有区别的,这也是这个时代多元化的一个必然结果,那种完全是大家都去画一个题材,其实并不是繁荣,恰恰现在才是一种繁荣,就是说有重大题材的,有革命历史题材的一种解读,但是确实是多元化的,题材的多元化、解读的多元化或者说体验的多元化,从这一点上来讲,这次青年展就显得比较充分,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雅昌艺术网:在创作方式上也出现觉得其实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综合材料出现的多一些,您对这一点怎么看呢?


  张旭光:现在我们就是说从创作材料也好,创作形式也好,从中国美术家协会来讲还是要鼓励多种形式,鼓励品种的多样化,太单一了或者都是牡丹,再漂亮也没啥意思,一定是多元化才行,多样化才是繁荣,所以说这一次对于综合材料这一块,我们还是比较鼓励,这里边其实比方说除了传统的国、油、版、雕以外,水彩、水粉,还有漆画都有,但是综合材料这次比较受到鼓励,这也是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或者是一个时代重要信息的一个表达。所以这一块还是凡是好的东西,同时它又有一定时代新的气息的,我们还是比较鼓励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