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秋拍推出田黄石专场
田黄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历来 有“万石之王”的称号,产于福建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田黄的母石是产于高山的优质寿山石,在数百万年前经地震或风雨的剥蚀滚到了山下,被土壤、溪水及有机酸蕴藏浸泡。天长日久,表面上所含的三氧化二铁受周围土壤水分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渐渐酸化使石块改变了原有的面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黄石。
传说乾隆皇帝曾梦见接到天帝圣旨,上书“福寿田”三字,恰有福州籍太监奏曰:家乡福州寿山出田黄石。乾隆大喜,传旨进贡,祭天时将田黄石置于供案之上,受百官朝拜。自此,田黄石被尊为“石帝”。
田黄石自清乾隆以来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至宝,更因田黄石的无根而璞、无脉可寻、无坑之石采掘亦难,如今的田黄几近绝产,极为珍贵。早就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今一方上好的田黄其身价已是“易金百倍”。本次西泠秋拍精选80个标的,实为收藏界的一次饕餮盛宴。现择一二简述,与各位石痴共享。
田黄虽然金贵,因工作原因,还是常常得见芳容,友人处,客户处 ,不一而足。但手捧王定雕田黄石博古钮对章时,竟有荡气回肠之感。难得竟是一对田黄方章,每方重达70多克,想原石该多大,该浪费多少边角料 ;难得竟是出于明末清初年间,想田黄也是在乾隆年间才被封“石帝”;难得竟是顶级名家王定所做,想此人与漳海杨玉璇(玑)、毘陵张鹤千(日中)齐名,其作品流传至今,少之又少。更难得王定匠心独具,将“王定”款嵌入回文中,令人拍案叫绝。如此珍品,谁与争锋。
另一方引人注目的是田黄石素方章,为原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高教厅厅长陶白先生旧藏,由其家属提供。关于此田黄方章陶白先生之女谢舒曾作文《家藏的田黄》,讲述收藏故事,其情意拳拳切切,引人唏嘘。此田黄通透致密,质地极其纯净细腻。在亮光的照射下,田黄应有的萝卜丝纹、红经络,无一或缺,而且外黄内浅。其形体硕大,重达215克,亦是难得一见。
其中还有不少篆刻名家作品,如吴昌硕刻狮钮田黄石张均衡自用印。张均衡是清末巨贾,南浔四象之一,更是著名的藏书家,其他收藏亦丰厚。吴昌硕与张均衡私交甚笃,屡次为其治印治砚。此田黄印质地细润通透,印文浑厚苍劲,田黄特质显著 ,缶老的个人特色鲜明,可谓相得益彰。
与吴昌硕一样,赵之琛也是浙派篆刻的代表人物之一,更为西泠八大家之一,其治印章法整稳而内含姿态,刀法滞重而蕴藏轻峻。赵之琛的作品传世不过千余枚,其中田黄者甚为稀少。而此次则有两方田黄石章 。一是闲章“浩气横秋宅”,一是方章“伯鲁翰墨”均为其作品。后者见着于《丁丑劫余印存》。
郭懋介雕田黄石薄意章也有两方。其中 “竹林七贤”薄意章为难得一见的橘红皮,且纯净无比,入手可亲,手感脂润,不燥不变,一经抚摸便觉得油光欲滴,可谓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兼具,宝光灿烂。又有郭懋介的精工雕琢,集色佳、质嫩、刻工精妙于一体,实为罕见。而“风雨牧归”薄意章立意高远,构图精妙,生动传神,且印文祥瑞,是收藏把握之良品。
不得不说80个标的,件件是精品,个个有看点,如龚照瑗自用田黄是石章二方、田黄石“福寿无量”薄意章、林文举雕田黄石“飞流问津”薄意章、田黄石松鹤延年薄意章、林清卿雕田黄冻石梅石薄意章、清初•朱舜水等刻田黄石章二方、田黄石梅竹双清薄意章、田黄石梅雀报春薄意章、陈祓溪刻田黄石山水薄意章等等,不足以一一赘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