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寺遗址遭盗墓贼“惦记”?


保障河畔铁佛寺遗址附近,冒出十几个直径10厘米左右且深不见底的洞口,市民王先生觉得似曾相识,“这不是电视中常放的‘洛阳铲洞口’吗?”王先生一想到这,担心有人盗墓。记者随即赶至现场调查。
市民反映
遗址出现十多个神秘洞穴
几天前,王先生在保障河附近游玩,在汉陵苑和世界动物之窗之间,一个破损的庙宇,引起了他的注意,上前一看,原来是闻名遐迩的“铁佛红枫”中的铁佛寺遗址。
铁佛寺建于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4年),宋代铁佛寺寺内建有光化塔,寺庙四周多枫树,遍地红枫与寺塔相映,景色十分迷人。当时学者名流韩琦、苏辙、秦观等都曾在铁佛寺留下诗作传世,赞美铁佛寺、光化塔的秋景山色,也就是著名的“铁佛红枫”。
不过,吸引王先生的不是铁佛寺遗址本身,而是其周边的十几个神秘洞口。“洞口都很小,挖掘出来的土还在洞口边。”
昨日上午,记者赶至铁佛寺遗址,按照王先生的指引,记者在仅存的铁佛寺遗址前,找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口,直径约10厘米,洞口边上还有不少半圆柱形泥块。记者在附近树丛及草地上,找到十几个类似的洞口。游客冯先生用一根细长的竹子插入洞中,一米半长的竹子竟然探不到底。
“洞口这么小,又这么深,这些洞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外地游客冯先生看后,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冯先生觉得,这些洞口又不像是机械钻井,因为洞口的直径,大小不一,各个洞的深浅,也不一样。他称,自己还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洞口,在保障河边,询问了几位游客和市民,也多猜不出这些洞口到底是干吗用的。
众人怀疑
可能是洛阳铲挖出来的洞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这些洞口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时候,王先生说,这些洞口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洛阳铲,对,就是盗墓用的洛阳铲才能挖出这种洞出来。”王先生说,他之前曾在电视中看过一些盗墓的案件,认为
这些洞口应是洛阳铲所挖。王先生怀疑,莫不是盗墓贼盯上了这片遗址?
“这些洞口确实是洛阳铲所挖,我曾在盗墓现场见到过这样的洞口。”昨日,记者就此请教谙熟考古的施先生,他称,只有洛阳铲挖的洞口这么小,这么深。而这种工具,除了考古上使用外,很多盗墓贼也经常用这种工具,来探测地下是否有墓葬等。
在铁佛寺现场,施先生对铁佛寺遗址上冒出这么多“洛阳铲洞口”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担心,别是盗墓分子“惦记”,来探一探地下的虚实。
施先生解释,洛阳铲呈半圆柱形,垂直向地下戳,可将地下泥土带出,可以挖几米深,内行人,可以根据挖出的地下土层的土质,来判断深达几米的地下,到底有无古代墓葬。
一场误会
这是考古队勘探时所留的
难不成这些洞口真是盗墓贼所留?带着疑惑,记者向扬州市文物考古队反映并咨询情况。
当工作人员听说是铁佛寺附近的“洛阳铲洞口”时,工作人员表示,市民这次是误会了,那些显得深不可测的洞口,是不久前,考古队组织对唐城附近勘探所留。据了解,一般情况下,遇到规划及动工之前都要由考古人员先行勘探,起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听说是考古留下的洞口,不少市民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盗墓贼所为。”
【提 醒】
遇到可疑洞口及时报警
不过,对于施先生来说,他仍有些担忧。他称,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看到一些陌生人,在西湖镇一些荒野间的“墩子”上流窜。而之前曾发生过汉墓遭盗的案件,就是盗墓贼循着传说找到西湖镇的“麻油敦”,将其下的一座汉墓洗劫一番。“秋收过后冬闲时,是盗墓猖獗的时候。”
施先生提醒,一旦市民在荒野游玩遇到类似的可疑洞口,若洞口的泥土相对新鲜,可要及时报警或能打击盗墓贼,毕竟发现这个洞口时,一般是盗墓贼先探一探,可能还未开始下手。(请王先生下周四、五来领信息费30元)记者孟俭
【延伸阅读】
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