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老人热衷收藏瓦当
文/图本报记者红珊
“秦砖汉瓦”一词由来已久,这里的“瓦”指的就是“瓦当”。“瓦当是屋檐最前端一片瓦下垂的半圆或圆形挡片。它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其表面有各种浮雕纹饰,既可蔽护檐头,又是一种装饰,俗称瓦头。”昨日,记者在唐山收藏爱好者王增田家里,见到了数十块秦汉时期的瓦当,其精湛工艺、古朴风韵和丰富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偶然得之欲罢不能
今年71岁的王增田是开滦退休职工,从1993年开始收藏瓦当,至今已有18年了。他说,自己收藏瓦当其实有些偶然,最初是朋友赠送了六七块,他感觉很有意思,便开始查阅一些资料,渐渐地就对瓦当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发而不可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陆续从北京、唐山的古玩市场及个人手中购买瓦当,至今已收藏了七十多块儿,且多为汉代瓦当。
瓦当一般为泥质灰陶材质,最早的西周瓦当都是半圆形,到秦汉时渐以圆形为主流。对瓦当的研究与收藏,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清中期以后,古代瓦当被看成一种古董,为藏家竞相收藏。但大多数藏家都是以收藏汉代以前的瓦当为主,因为秦汉瓦当也如商周青铜器、明清瓷器一样,属于特殊时期的代表性文化产物,无论设计、外观还是做工,都要比之后的瓦当胜出一筹。“别小看这块灰头土脸的小瓦当,它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它汇集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诸多艺术于一身,经过模制、煅烧后再与瓦身边缘续接,直至废弃埋于地下土层成为古董。可以说,每一块瓦当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王增田说,这正是吸引他不断学习、研究和收藏瓦当的重要原因。他为此买了大量书籍,沉醉其中,丰富了生活,找到了乐趣。
小小瓦当大有乾坤
王增田老先生将十几块富有代表性的瓦当摆在了茶几上,动作小心,神情专注。记者看到,这些瓦当的直径多在14-18厘米之间,有的上面是动物图像,有的只有文字,也有的是图文相间,所有图文中还都用不同的线条、花纹作装饰。
王老先生说,在这些瓦当中,他最喜爱的是“四神纹瓦当”。它是由分别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饰的四种瓦当组成,分别对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这种瓦当在汉代极为流行,常常分施于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汉长安城遗址多有出土。
王老先生指着一块写有篆体“华仓”二字的瓦当介绍说,他通过查阅专业书籍得知,汉华仓遗址位于今陕西华阴县。西汉王朝每年要从关东调运大批粮食供应京师,为此修了一条漕渠,使关东粮食得以从黄河、渭河转入漕渠运到长安,“华仓”即是漕渠旁建的粮仓之一。而此类瓦当就是为这个粮仓建筑所施。
记者注意到,在很多瓦当背面的中心位置,都有一个类似椭圆形的窝儿。“这个我也是后来从书本上学来的。这个叫‘指窝’,是汉代瓦当常见的制作特征,就是工匠在制完土坯后有意留下的指痕,有点像现在防伪标志的意思,也是秦汉瓦当的一点区别。”老先生说,瓦当之中大有乾坤,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希望能够结识同好
“知道‘瓦当’的人不多,收藏瓦当的人则更少。而到现在为止,我在唐山还没有发现其他的收藏同好。”王增田感慨地说,虽然在古玩市场上偶尔也能碰到卖瓦当的,但人家只是卖家,并不是瓦当的行家,有的一看便知是假的或做旧过的。
据他讲,瓦当是真是假,或者说做没做过旧,通过看质地、看色泽、看土锈、看与筒瓦接茬处等制作痕迹,或者看断残处的颜色、看纹饰、书体风格等多种方法,都能判断出来。
王老先生拿出一块儿近代瓦当对记者说,这是他从山西雁门关拾得的。虽然品相很好,却完全没有那种浑厚、生动、古朴的韵致。相反,一些汉代瓦当虽然残缺不全,但却是手工捏造,经过了千年的风霜洗礼,仍依稀可见匠人的手印,谁能说这样的“破旧”不珍贵呢?
老先生说,每次把玩这些瓦当时,就好像回到了遥远的汉代,感知着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文、历史情怀。他希望能够找到同好可以交流,让大家在收藏、研究、再收藏、再研究的循环过程中,修心养性,共同提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