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石:买货的总是没有卖货的精

  玉石俱焚,通常会被人认为没有眼光,好坏不分。而有一种东西,既是石头,却也有可能是玉,它就是赌石。作为两市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翡翠制品的上市公司东方金钰,因其价值9.75亿元的玉石存货的升值前景,深得基金业一哥王亚伟的宠爱,成为王亚伟的重仓股之一。王亚伟甚至被唤作“赌石客”。赌石真有那么大魅力么?记者在日前星城省展览馆举办的书画玉石展览上打探了一番。

  书画不过瘾 赌石摊位人气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是工作日,但赌石展位前的人气很旺。相比之下,书画、茶叶、玉器等多个展位前的看客明显少很多。

  大大小小的石头面前,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不少人跃跃欲试。而工作人员一手拿着小电筒从各个角度照射石头,看石头里反射出的光泽,一边拿着小喷壶不停地往石头上喷水,因为水养玉。

  “260元行不行?”“300元最低价。”一年纪颇大的市民和老板讨价还价,最终该市民掏出300元现场进行切割。“里面有玉,水头很足。”不时有市民惊叹连连,“赌中了!”在榜样的带动下,有市民出800元高价选中一块赌石,但这次的玉很小,而且很干。

  赌石考眼力 买的没有卖的精

  随着消费者对珠宝玉器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玉石消费市场,翡翠的市场价也不断攀升,并成为投资收藏的热门,赌石市场因此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翡翠原石被一层风化的皮包裹,从外表看,仅仅是块非常普通的石头,人们无法凭借肉眼得知内在质地的好坏,也就是价值,加上目前没有仪器能测出其内在品质,买家须根据原料所开的“门子”以及纹理走向来判断石内翠料的优劣及多少。品种、水头、大小,都等着一刀切下才能见分晓。

  因此,赌石作为一种特殊的翡翠交易形式,对许多人很有吸引力。不少投资者花成百上千元甚至几十万元,买一块翡翠原石,待玉石切割机一刀下去验明正身。幸运者的投入在瞬间就能翻几番,不走运的则是花钱打水漂,业内因此流传“一刀穷,一刀富”。由于赌石风险较大,有业内人士表示,赌石比拼的是眼力、财力以及胆量。通过赌石一夜暴富虽然有可能,但概率极低。毕竟买的总是没有卖的精,还是小心为妙。

  记者观察

  玩心跳得悠着点儿

  记者 肖娟

  “疯子买,疯子卖,一个疯子在等待。一刀切下是灰白,三个疯子哭起来;一刀切下是绿白,三个疯子笑起来;一刀切下是满绿,三个疯子打起来。”这首在赌石圈里广为流传的风趣小诗,真切道出了赌石的多变与刺激。

  赌石是玉石行当里延续千年的一个传统交易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璞,并认定这是世间罕见的美玉,于是拿出来献给楚国的国君。可国君却以为受骗上当,并砍去了他的双腿。直到后来楚文王继位,才派人拿来玉璞并请玉工剖开,结果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石,这块玉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

  “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这是《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可在赌石中,你可能既猜不中开头,也猜不中结局。在赌石切割的过程中会有变化,有时一块不显眼的砖头料,切开后出现团块状饱绿;而一块色料看似很好,但切开后连首饰都做不了的事是常有的。卞和尽管赌中了和氏璧,但他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自己的双腿。虽然现实中的赌石交易不会轻易出现流血事件,但不乏因为赌石而致财富缩水的人。俗话说,小赌怡情,大赌乱性。但这个行当无形的门槛却很高,绝对不是靠运气赌出来的。对跃跃欲试的门外汉来说,一定要量力而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