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调查:艺术品秋拍被高估 拍卖告别亿元时代
艺术品秋拍“北冷南热” 南方画家走俏上海
疯狂是近年来人们最常用来描述艺术品市场的关键词,去年中国艺术品拍卖交易额为585亿元,年增长率达177%,拍品成交率平均在85%以上。然而就在艺术品投资迅速升温进入单件艺术品亿元时代的时候,日前的北京艺术品秋拍却频频出现高价拍品流拍的现象,眼下的情形反倒是南方市场开始升温。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字版上)今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实现总成交额428.4亿元,同比2010年春拍上涨112.7%,亿元以上拍品多达15件。然而十月份开场的2011秋拍却没能延续春拍的火热,上周刚结束的北京嘉德秋拍成交额只有不到40亿元,比春拍减少了近30%,成交率只有60%左右,名家的亿元大作也频现流拍。
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萧平告诉记者,比如嘉德它的设点比较高,选择了许多高价位的、或者选择著录、像石渠宝笈这样的著录作品,设点过高在市场略有回落的时候就会很快显现出来,价位太高的东西就会没有人接盘。
然而上海的艺术品秋拍却和北方骤冷的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前两天刚刚落幕的荣宝斋上海拍卖成交额达8.1亿元,其中荣宝斋书画专场的成交率达100%。由于北京秋拍不景气,一些北京的拍卖公司便看好了江浙沪一带藏家的实力,将战略重心转向了南方市场。
荣宝斋古董珍玩部经理杨帆告诉记者,北京像去年的话据统计有300多亿的成交额,而上海艺术品市场只有40多亿成交额,相差甚远,但是据我们统计在北京的许多买家也是来自于江浙和沪。北方人的豪爽粗犷,南方人的细腻也体现在收藏品味上。
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曹向东告诉记者,秋拍我们大概500来件东西拍了3个多亿。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汤哲明告诉记者,这波购买艺术品资金主力是来自于做矿的人群,所以09年到11年主要北方名头涨得非常厉害,像齐白石啊,特别是祖籍山西董寿平先生也是北京画家涨幅非常大,相比南方画家就温一些,落寞一些,但是恰恰是这两年涨幅不够大,反过来在整个市场出现调整的时候相对显得安全。
书画“挑大梁” 拍卖或告别亿元时代
虽然今年的艺术品秋拍中,杂项收藏引人注目,像犀牛角、文玩核桃等也被轮番爆炒,但是在上海的秋拍市场上却非常少见,大部分拍卖都还是以字画专场为主,由于投资市场逐步降温,艺术品市场里的资本力量也开始逐渐减弱,上半年拍场的亿元大户这次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百万级的拍品,开始受到欢迎。
上海艺术品秋拍,字画依然是各大拍卖公司的亮点,占到了所有拍品的八成以上。傅抱石、齐白石、吴昌硕、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书画受到藏家的追捧,
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萧平告诉记者,它特别高的高价位的拍品比例是非常小的,是不多的,应该说就是这么十来件、二十来件,在整体的比例中不是很高,大部分是在一般群体能够接受的作品,所以他们这次拍得是比较好的。
由于今年的春拍过于火热,许多拍卖行都高估了秋拍市场,流拍的大多是起拍价定价过高的拍品。上海藏家普遍理性,秋拍中亿元拍品非常罕见,千万级的也屈指可数,成交最多的还是数百万级的字画。如以500万成交的齐白石的《蛙趣图》、以480万成交的吴冠中画的《禾塘人家》等。
一位竞拍者告诉记者,今天拍的是一件几百万的画。那这个价位现在应该说很正常。
另一位竞拍者告诉记者,目前我觉得不如想象中拍得好,可能还是国际大环境的原因,大家都比较保守。那您自己拍的是一幅多少钱的字画?我买的是一个一百多万的吧。市场应该是越来越成熟,有一个过程。
艺术品市场日趋理性 藏家也要做专家
不论是北京秋拍的高价流拍,还是上海市场的薄利多销,都显示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走向理性,随之而来的是许多藏家对艺术品鉴定的要求逐渐提高,对艺术品文化内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今年的秋拍遇冷也是艺术品价值回归的必经之路。
前几年艺术品市场呈现出的“钱多人傻”、“逢拍必举”的资金追逐场面,今年秋拍已经很难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真正的藏家对于收藏需求反而在升温。由于名家书画已经被炒到了天价,藏家们往往挑选精品或者资源稀缺的杂件进行投资和收藏。
竞拍者告诉记者,今天总归买些精品。
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萧平告诉记者,比如说像犀牛角,犀牛角的杯子或者制品,这些东西因为是稀缺的东西,这些都是明代、清代的东西,现在犀牛是不准捕杀的了、犀牛角也不能流通了,这些稀缺的买一件就少一件。
专家告诉记者,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是古玩店、画廊等一级市场不够完善,而拍卖行等二级市场却抢先壮大,这样一旦有拍假或假拍的情况出现就会打破市场平衡,造成藏家恐慌。同时由于艺术品市场过于浮躁,藏家往往不是专家,根据拍卖公司的信誉、甚至仅仅是古籍的记载来判断真伪,这也迫使市场提高对古董字画鉴定的要求。
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萧平告诉记者,大家都注重艺术品的商品性,而忘记了他的学术性。对于(清皇室收藏著录)《石渠宝笈》我们应该辩证地、清醒地去认识,它著录中有一部分是好的东西,是真迹,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不好的东西,是伪品,不能因为某一个著录,伪品也卖成很高的价钱。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旺告诉记者,拍卖公司对作品是不付真伪责任的,因为我们拍卖之前两天有实物预展,你可以聘请专家、包括你自己对实物进行鉴定,因为我们只不过是委托方、中介机构,但是作为我们品牌公司,我们自己会把好第一道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