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颁奖盛典将于12月17日在京举办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华人华侨精英(北京)峰会介绍
一、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中央明确提出了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决策,可以预见: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将陆续出现。如何在这个朝阳行业中寻找到发展契机?如何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和弄潮儿?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提供哪些借鉴?如何让文化思想和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的跨越和转变?这些都是文化行业所有相关人士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赋予了文化行业新的使命,也是文化产业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文化行业应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拥有灿烂的文化;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带来一个民族的复兴;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推动一个国家真正走上富强之路。为更好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表彰在国际文化产业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特举办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颁奖盛典。
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家领导人、部委领导 、驻华使节、驻外大使,地方文化官员、 投资公司总裁 、海外华人侨领 、企业家 、书画家 、艺术家、媒体记者、地方频道负责人约400余人参加。
本次论坛主题是“真诚交流、务实合作、共赢发展”。将对接一批文化产业好项目,表彰一些在文化产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宣传文化产业优秀品牌,树立文化产业品牌形象,整合优秀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促进中华文化的输出,向海内外展示中华文化的瑰宝,为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一次向国际友人、华人华侨、媒体记者,推介宣传城市建设、文化项目、投资环境、生态旅游的好机会;
这是一次面对面与50多个国家100多位著名侨领交流联谊的好机会;
这是一次面对面与50位驻华使节和驻外大使交流,了解国际动态商情的好机会;
这是一次面对面与50位国内外投资公司的老板相识交流洽谈合作的好机会;
这是一次了解六中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和优惠政策的好机会;
这是一次了解中国网视台发展历程,了解中国网视购物商城,寻求好项目创业发展的好机会。
二、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
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中国网视台
三、协办单位
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协会
四、支持单位
国际华文媒体联合会
五、承办单位
网视天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六、媒体支持:(中国网视台www.ccomtv.org全程录播)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中青网、新浪网、搜狐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文物网、美国中华时报、日本中日新报、加拿大中华时报等国内外60余家媒体进行跟踪采访报道。
七、 时间:2011年12月17日至18日
八、 地点:北京中苑宾馆
九、 会费:每人3800元(含食宿、会议资料费)
十、 领导和嘉宾:
王文元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朱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
龚心翰中宣部原副部长
田鹤年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
翟立功国资委大型企业监事会
王楚光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
张序三军事科学院政委、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
王玉庆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
桓玉珊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吉国务院稽查特派员,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李晋有国家民委原副主任
汪纪戎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
张道诚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雷元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原副局长
张启华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杨正泉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
王治国中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宋树友农业部原副部长
刘晓莲全国妇联原副主席
安成信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
袁熙坤全国政协常委、北京金台艺术馆馆长
左印生少将、武装警察部队原副司令员
霍玲海军少将
杨春长军事科学院少将 、中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江康外交部前礼宾司司长
时延春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
安永玉中国非洲问题研究学会会长
赵学昌中国前驻阿曼大使
吴德成中国前驻苏丹、埃及大使
刘宝莱中国前驻阿联酋、约旦大使
王泰平中国驻大阪前总领事,现任中日韩发展协会会长
保加利亚驻华大使 格奥尔基·佩伊奇诺夫
罗马尼亚驻华大使 维奥雷尔·伊斯蒂奇瓦亚
科特迪瓦特命驻华全权大使 科菲·阿兰·尼凯斯
埃及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艾哈迈德·里兹克
沙特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 哈里德·哈乐瓦尼
突尼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穆罕默德·萨赫比·巴斯里
匈牙利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库绍伊·山多尔
乌克兰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科斯坚科·尤里
加拿大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马大维
阿根廷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塞萨尔·马约拉尔
新加坡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陈燮荣
澳大利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芮捷锐
马里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恩齐·拉伊科·特拉奥雷
几内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马马迪·迪亚雷
苏丹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米尔加尼·穆罕默德·萨利赫
黑山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莉尔雅娜·托什科维奇
阿尔巴尼亚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马忠·佩卡
奥地利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赛迪科
巴勒斯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艾哈迈德.拉马丹
巴林驻华大使馆大使
叙利亚驻华大使馆大使
也门驻华大使馆大使
本次论坛将邀请国家领导人、部委领导 、驻华使节、驻外大使使,地方文化官员、 投资公司总裁 、海外华人侨领 、企业家 、书画家 、艺术家、地方频道负责人约400余人参加。
十一、会议流程:
12月16日全天报到
12月17日上午开幕式、论坛
12月17日下午论坛、项目发布、投资签约
晚上中国网视台成立五周年庆典招待宴会
12月18日上午颁奖盛典
12月18日下午分会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年会、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年会、中国网视购物商城招商说明会
十二、奖项
个人奖: 国际文化交流奖、广告设计创意奖 、中华书画名家奖、终身艺术成就奖 、艺术收藏精英奖 、 动漫游戏创意奖
单位奖: 企业文化优秀奖 、生态文化景区奖 、酒店文化管理奖 、国际人文居住奖 、中华名酒文化奖 、中国茗茶文化奖 、文化品牌策划奖
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华人华侨精英(北京)峰会
总冠名、协办、赞助、支持单位回报细则
一、总冠名费用及回报:(50万元)
1、论坛将冠名为“XXX”杯,向冠名单位颁发奖杯、牌匾和荣誉证书;
2、冠名单位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在背景板上凸显其标识,论坛中将全方位进行宣传,主持人口播赞助单位和企业领导;
3、冠名单位负责人担任论坛组委会副主任,所有宣传材料均有冠名单位标识;
4、冠名单位将成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长期合作伙伴,在其国际文化网和《环球视窗》杂志上享受广告、刊发企业专访等诸多优惠;
5、冠名单位将成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副理事长单位,并在以后的系列活动中享受VIP服务;
6、冠名单位享有5个参会名额,费用全免;
7、此次论坛在北京举行,出席的国家相关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将小范围接见冠名企业负责人,并单独合影留念;
8、冠名单位负责人将在主席台就座,由国家相关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为其颁奖;
9、冠名单位负责人享受贵宾待遇,挂贵宾卡,开会、照相时在第一排就座;
10、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颁奖盛典晚宴时,冠名单位负责人在主桌就座;
11、在会议现场大厅两侧摆放4张冠名企业宣传画;
12、在颁奖仪式上,冠名单位负责人作10分钟的主题演讲;
13、冠名单位字样将在媒体报道中出现,国家级媒体将对冠名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采访报道;
14、中国网视台对冠名单位或负责人录制视频访谈并在本台播出,《环球视窗》杂志将对冠名单位及其负责人作至少4个整版的宣传报道,并向其赠送《环球视窗》杂志100册;
15、特邀冠名单位负责人担任《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会刊》编委,在封面及内文彩页上对其进行宣传;
16、国际文化网将为冠名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和宣传,并开辟专栏、刊登冠名企业的事迹;
17、在精装VCD光盘上插播冠名企业名称字样和特写镜头,并向其赠送100套光盘;
18、赠送论坛纪念品;
19、冠名企业可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自行制作纪念品。
二、协办单位费用及回报:(30万元)
1、向协办单位颁发牌匾和荣誉证书;
2、协办单位将成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长期合作伙伴,在其国际文化网和《环球视窗》杂志上享受广告、刊发企业专访等诸多优惠;
3、享有2个参会名额,费用全免;
4、此次论坛在北京举行,出席的国家相关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将小范围接见协办单位负责人;
5、在颁奖仪式上,协办单位负责人将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颁奖;
6、论坛期间,开会、照相时,协办单位负责人在第一排两侧就座;
7、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颁奖盛典晚宴时,协办单位负责人在主桌就座;
8、在论坛现场大厅两侧摆放2张协办单位宣传画,
9、在论坛会场背景板上标明协办单位的名称;
10、协办单位负责人在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作20分钟的主题演讲;
11、《环球视窗》杂志将对协办单位及其负责人作至少4个版面的宣传报道,赠送《环球视窗》杂志50册;
12、入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会刊》,在大典彩页上对其进行宣传;
13、国际文化网将对协办单位进行全程报道和宣传,并开辟专栏,刊登协办单位的事迹;
14、中国网视台将对协办单位或其负责人进行20分钟的视频访谈并在本台播出,在精装VCD光盘上插播协办单位名称字样,赠送50套光盘;
15、赠送论坛纪念品;
16、协办单位可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自行制作纪念品。
三、支持单位赞助费用及回报:(10万元)
1、向赞助单位颁发牌匾和荣誉证书;
2、赞助单位将成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长期合作伙伴,在其国际文化网和〈环球视窗杂志上享受广告、上稿宣传等诸多优惠;
3、此次论坛在北京举行,出席的国家相关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将小范围接见赞助单位负责人;
4、在颁奖仪式上,赞助单位负责人将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颁奖;
5、论坛期间,开会、照相时,赞助单位负责人在第二排中间就座;
6、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暨颁奖盛典晚宴时,赞助单位负责人在副桌就座;
7、在论坛会议现场设置巨幅背景板上标明支持单位名称;
8、在论坛现场大厅两侧摆放1张赞助单位宣传画;
9、赞助单位负责人在2011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上作10分钟的主题演讲;
10、《环球视窗》杂志将对赞助单位及其负责人作至少3个版面的宣传报道,赠送《环球视窗》杂志30册;
11、入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会刊》,在大典彩页上对其进行宣传;
12、国际文化网将对赞助单位进行全程宣传报道,并开辟专栏,刊登赞助单位的事迹;
13、中国网视台将对赞助单位或其负责人进行10分钟的视频访谈并在本台播出,在精装VCD光盘上插播赞助单位名称字样,赠送30套光盘;
14、赠送论坛纪念品;
15、赞助单位可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自行制作纪念品。
四、鸣谢单位赞助费用及回报:(5万元)
1、向鸣谢单位颁发牌匾和荣誉证书;
2、鸣谢单位将成为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长期合作伙伴,在其网站和杂志上享受广告、上稿宣传等诸多优惠;
3、在颁奖仪式上,鸣谢单位负责人将接受部委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颁奖;
4、论坛期间,开会、照相时,鸣谢单位负责人在第二排两侧就座;
5、参加2011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晚宴;
6、在论坛现场设置巨幅豪华背景板,凸显其标识;
7、在论坛会场、文艺晚会会场等前台标明鸣谢单位的名称;
8、鸣谢单位负责人在2011国际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上作5分钟的主题演讲;
9、《环球视窗》杂志将对鸣谢单位及其负责人作至少2个版面的宣传报道,赠送《环球视窗》杂志10册;
10、入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会刊》;
11、国际文化网将对鸣谢单位进行报道和宣传,刊登鸣谢单位的事迹;
12、中国网视台将对鸣谢单位或其负责人进行10分钟的视频访谈并在本台播出,在精装VCD光盘上插播鸣谢单位名称字幕,赠送10套光盘;
13、赠送论坛纪念品;
14、鸣谢单位可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自行制作纪念品。
五、国际文化产业贡献奖、 国际文化交流优秀奖、企业文化优秀奖 、生态文化景区奖 、酒店文化管理奖 、国际人文居住奖 、中华名酒文化奖 、中国茗茶文化奖 、文化品牌策划奖:
1、颁发奖杯、牌匾、荣誉证书;
2、论坛会议合影时,在第一排就坐;
3、出席的国家有关领导人小范围接见和合影留念。在VCD光盘上插播有其姓名的字幕和特写镜头;
4、参加2011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宴会;
5、成为《环球视窗》杂志和国际文化网理事单位、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单位,并在今后系列活动中享受特别优惠;
6、在《环球视窗》杂志上安排3个版面的文章,赠送《环球视窗》当期杂志50本;
7、在国际文化网上,对其进行专栏宣传;
8、入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会刊》,安排1个彩版;
9、中国网视台讲对其视频访谈15分钟并在本台播出,为期六个月;
10、赠送本次论坛纪念光盘20套和精美礼品。
六、“国际文化交流奖、广告设计创意奖 、中华书画名家奖、终身艺术成就奖 、艺术收藏精英奖 、 动漫游戏创意奖 等奖项
1、颁发“国际文化交流奖”奖杯、牌匾、荣誉证书;
2、接受部委领导会见并合影留念;
3、在VCD光盘上插播有其姓名的字幕和特写镜头;
4、参加2011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宴会;
5、成为《环球视窗》杂志和国际文化网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会员,并在今后系列活动中享受特别优惠;
6、在《环球视窗》杂志上安排2个版面的文章,赠送《环球视窗》当期杂志10本;
7、在国际文化网上对其进行专栏宣传;
8、入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会刊》,安排1个彩版;
9、中国网视台将对其视频访谈10分钟并在本台播出,为期三个月;
10、赠送本次论坛纪念光盘10套和精美礼品。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