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处大遗址支撑中国文物保护新格局

  利用数码科技,面积近200平方公里的楚纪南城大遗址被数字化,厚重历史在鼠标点击间顷刻重现……26日,在荆州闭幕的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暨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上,当地保护大遗址所用的现代手段得到了文物界专家认可。


  “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信息、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遗址。”一位专家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大遗址”概念提出后,沉埋于历史长夜的庞大文化遗址被纳入保护视野。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国确立了由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西安片区、洛阳片区为核心、100处大遗址为重要节点的保护格局。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规划大遗址数量增至150处。如今,中国大遗址保护格局正朝着“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150处大遗址为支撑、覆盖全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新格局发展。


  “今年,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立了联盟,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宣言》,大遗址保护正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焦点。”他说。


  让大遗址“点、线、面”全方位展示历史文化的同时,中国还将保护观念由单纯注重遗址本体保护,延伸至与遗址有关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整体保护。


  单霁翔表示,大遗址保护正逐步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并成为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改善民生的有效方式。


  位于荆州的熊家冢墓地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东周时期规模最大的楚国贵族墓地。据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介绍,目前投资3亿多元的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已完工,计划明年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约708亩,以车马坑、殉葬墓的现场保护与展示为重点,配套餐饮和娱乐健身等多项休闲服务。在重现楚国高等级贵族陵园完整格局的同时,参观者还能体会现代文明的繁荣。


  为避免古代遗迹遭受现代文明蚕食,中国还启动了诸多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荆州、西安、洛阳、郑州、扬州、无锡和成都等城市,都把文物保护提到新的高度。


  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介绍说,5年前,扬州的大遗址还是居民和企业聚集区。5年间,政府协助这里约4000户居民和100多家企业逐步搬离,遗址风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修复。2009年,扬州又结合城市整治,利用可逆材料复建了宋代城门楼。


  据中国《文化遗产蓝皮书》统计,每1元相关投入,其经济产出高达8.1元。湖北省把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结合;无锡不仅把鸿山国家遗址公园建成了吴越文化展示、交流、研究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还将其建设成为当地休闲旅游观光的一个新亮点。


  在效果初显的同时,中国文物保护仍任重而道远。


  “当前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健全,规划和管理有待加强,资金投入不足,土地政策仍然滞后,缺少有新意、有品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单霁翔说,“今后中国文物保护将坚持政府主导、坚持改革创新,让文物保护成为惠及民生的有效手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