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羽胡小石旧藏再现保利秋拍

   由某机构珍藏的一批明清两代书画作品,将于12月6日正式亮相保利秋拍拍场。这批作品均为近年市场影响极佳之作,其中如徐平羽(1909-1986)和胡小石(1888-1962)旧藏多件,可谓精彩纷呈。


  数年前,前文化部部长徐平羽先生的“玉莲斋藏画”在市场上获得良好反响和极佳声誉。这些徐氏毕生珍藏,大部分在浩劫中被抄,随后在七十年代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返还,相当珍稀;徐氏对这批作品亦相当珍惜,即便身处困难时期,也不惜为它们量身定做了布套,并一一题签作跋。其古代书画部分尤以八大山人的《花鸟八开册》和陈淳的《诗书画三绝册》等最为知名,萧平先生直称为“夺人眼目”。


  八大山人《花鸟八开册》创作于康熙四十年(1701),1961年为徐平羽所得,是当时所见能考出的八大山人最后一件作品。该册绘文禽、游鱼、幽兰、荷花诸种,“用笔老辣之至”(徐跋),显示了八大山人炉火纯青的笔墨造型功夫。徐平羽之前,此册曾为李家驹(1871-1938)收藏。李字柳谿,汉军正黄旗人,光绪进士,历任湖北学政、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右丞,多有收藏。


  陈淳《诗书画三绝册》则经陈鸿寿、程其复、狄学耕等人收藏,“最为特别而又突出者,为其运色如墨。幅幅设色,风神娟秀而不失磊落大度。其中钩花点叶者如‘栀子’、‘荷花’、‘菊花’皆极具其本色,其余多为点花、点叶,‘牡丹’、‘芙蓉’等又颇有‘没骨’法的神韵,开了恽(寿平)派花卉的先河。”(萧平)册后并有徐森玉、潘伯鹰、谢稚柳三人另纸尾跋,对其十分推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大山人(1626-1705)  花鸟册 册页  水墨纸本 31×23cm ×8

出版:《玉莲斋藏画》P166-174,荣宝斋出版社,2006年。

说明:1、李家驹、徐平羽旧藏。

2、徐平羽题签、布套及另纸跋。

3、本作为七十年代故宫返还之作,有故宫返还档案及签,签号“新169684”。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淳(1483-1544) 诗书画三绝册 册页  设色纸本 16×12cm ×16

说明:1、陈鸿寿、程其复、狄学耕、徐平羽等人递藏。

2、徐森玉、潘伯鹰、谢稚柳另纸跋,徐平羽题签及布套。

3、本作为七十年代故宫返还之作,有故宫返还档案及签,签号“新169627”。

估价:800-1200万元


    同出徐平羽旧藏、同为故宫返还、同为出版于《玉莲斋藏画》的罗聘《兰石图》也极为少见。


  国学大师、书法家胡小石先生旧藏的两件作品也一同上拍,其中董其昌《草书杜诗四首卷》为流于市面极为少见的董氏草书作品。此作书风与现藏北京故宫的董氏《檃栝前赤壁词册》颇为相类,之前为晚清书画家戴熙旧藏,民国时由王震题引首,胡小石在尾跋中推其为“思翁生平最得意书……妙处直逼素师,无它书枯槁之习”,备极精彩。


  另外两件徐渭的书法作品也相当珍罕,作品所书内容均收于乾隆时人张汝霖、王思任辑选的《徐文长逸稿》,分别为原上海地产大王周湘云(1878-?)和原上海、天津纪委书记李研吾(1916-1987)珍藏。李氏所藏徐书内容还见于《徐渭集》,原有书法家白蕉、来楚生的另纸题跋,并由唐云书签及金星紫檀盒盖,极为难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董其昌(1555-1636)  草书杜诗四首卷 手卷  水墨纸本 24×327cm

出版:《补陀洛迦之室藏书画》,荣宝斋出版社,2007年。

说明:1、戴熙、胡小石旧藏。

2、王震题引首,胡小石尾跋。

估价:800-1200万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渭(1521-1593) 行书七律一首 立轴  水墨纸本 203×65cm

说明:1、原上海、天津纪委书记李研吾旧藏。

      2、原有白蕉、来楚生另纸跋,唐云题签及紫檀盒盖。

      3、诗作内容收于《徐渭集》P776,及张汝霖、王思任辑选《徐文长逸稿》卷四。

估价:800-1200万元

 


  此外,锡山华氏、江阴夏一驹及吴湖帆递藏的文徵明《五月江深》图轴为文氏赠其好友严宾之作;钱贡以嘉靖名臣孙植教子故事为题材的《孙简肃公六子同胞雅集图》卷当为应邀之作,后有孙氏子弟二十余人和诗题跋,并有张凤翼等题引首,董其昌、朱彝尊、沈叔埏尾跋,堪称家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钱贡(明)  孙简肃公六子同胞雅集图 手卷  设色纸本

画心:30×144cm;题跋:30×1410cm

著录:朱彝尊《曝书亭书画跋》。

说明:张凤翼、何光显题引首,张凤翼、董其昌、朱彝尊、沈叔埏等尾跋。

估价:300-500万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徵明(1470-1559)  五月江深 立轴  设色纸本 113×65cm

说明:1、锡山华氏、夏一驹等递藏。2、吴湖帆题签。

估价:650-950万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