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黄花梨大四件柜拍出2990万
新浪收藏讯 2011年11月12日,中国嘉德秋拍夜场《姚黄魏紫——明清古典家具》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明末清初黄花梨大四件柜从1600万起拍,现场与电话委托多个藏家参与竞拍,场面较为热烈,最终以2990万的价格成交。此件藏品之前估价为2500万-3200万。
作品简介:
大柜全身光素,只牙条分心花透雕云头。沿壸门式轮廓起阳线,延伸到两侧,阳线却成了旋卷花叶的茎。花叶终结,阳线亦随之消失。设计新颖,甚见匠心。
柜门及两帮,三面装板平镶。活后背,每件扇活两块用活销与柜身连结,可装可卸。扇活为落堂装板,以便在边框上安活销。主柜内由上而下,第一层为屉板,第二层为抽屉架及抽屉,第三层为柜膛及盖板,分割成四个空间。顶箱内只屉板一层。
白铜饰件,面叶、合页均为六出云头式,双鱼吊牌,制作精美。足底有镂花铜套。镂花不仅为装饰,亦有保护及通风作用。
大柜柜门,从纹理看,系大材对开,分作两柜的门心。它们或并列相邻,或分隔相对,形成天然的对称。再看全身木材的使用,感到匠师是先找到了适于做大柜的圆料,根据经验,已预知其内部的大概情况,经过思考,才划线解锯,作出合理的量材使用。我们知道,木材的中心色深,越近标皮越浅。匠师有意识地把颜色最深而纹理又美部分用来做牙子。深色在下,自然予人一种稳重感。色深而纹理不佳的则被用来做后背。在圆木未开之时,匠师已有成竹在胸,在开板的过程中,也会作出必要的修正。就这样,一步步达到木材最合理的使用。
硬木四件大柜,由于材料大,拆开后便于改作他用;体积庞大,一般房舍难容器,实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中国社会变革的年代,它比其它家具更难逃惨遭分割拆毁的厄运。等到近年明式家具广泛受到人们的重视,四件大柜民间已所剩无几,因而也就格外难得。这一对十分精美的大柜,很早就流往南美,故免于难。几经周折,才入藏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王世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