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攻略 吉州窑

  吉州窑,宋时八大民窑之一。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西侧。该窑创烧于唐代晚期,兴于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停烧,前后达1200年之久,是中国陶瓷史上规模较大的瓷窑之一。

  特点

  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和堆塑等。其中,黒釉剪纸贴花是吉州窑最大的特点。该窑的产品种类繁多,有建窑的黒釉瓷,有定窑的白釉瓷,有景德镇的青白釉瓷,有仿哥窑的百圾碎瓷,还有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釉瓷等,均各有特色。

  最著称于世的要数它的黑釉瓷(或称吉州天目釉)。产品种类多为瓶、壶、罐、碗、盘、盏、灯、炉等日常生活用器,造型秀美,釉面莹润。其中“剪纸漏花”和“木叶天目”这两种工艺装饰手法,是吉州窑艺匠的发明,充分反映了吉州窑瓷器是民间艺术杰作的地位,是吉州窑中最为名贵的产品。

  鉴定技巧

  吉州窑的瓷土主要来源于赣江对岸的鸡岗岭和窑场周围。生产就在江边的沙丘地上,使得砂粒大量混入瓷土,因而胎质中含砂量大,导致胎质粗松吸水力强,粗看似陶,但敲之具金属声。这是由吉州窑的生产环境所造成的,因而成为了区别其他窑口的显著特征。此外,由于吉州窑的胎泥含砂量高,故在修胎时往往容易发生阻刀、跳刀现象,在器底及圈足内能清楚地看见跳刀痕。而胎体表面留下波浪痕经施釉后,其痕迹虽有所减弱,直面观测不易发现,但用手触摸胎表仍可以感受到呈竖条形的起伏,在适当的角度侧视,肉眼可见呈竖条状的釉层挂附不匀等肌理现象。

  市场分析

  吉州窑陶瓷作为在中国宋元时期重要的商品之一,曾远销到日本等许多国家,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在当前的收藏市场上,高古瓷的价值尚未凸显,存在巨大的升值空间,而作为宋代民窑名瓷的吉州窑瓷器更是值得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即树叶纹)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供人参观。吉州窑瓷器的著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嘉德(微博)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0春季拍卖会上拍出的一只吉州窑剪纸漏花盏,成交价42.56万元,是目前为止拍卖市场上最贵的吉州窑拍品。而在古玩市场上,吉州窑瓷器就要相对便宜很多,一只剪纸贴花碗在古玩店里大概需要5-8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被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尽管其数量比元青花还要少,但其在国内古玩市场上的价格却远远比不过元青花。”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