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名作秋拍有望破亿成交
翰海2011秋拍推出傅抱石代表作《毛主席诗意八开册》
□ 曹辰
翰海2011秋拍,将推出近现代绘画史的杰出作品,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的代表作《毛主席诗意八开册》,八开绘画作于1964-1965年间,是傅抱石生命最后的两个春秋,《毛主席诗意册》也是其艺术生涯最后的杰作。傅抱石20世纪60年代的创作,主要以革命圣地和毛泽东诗意为主题。在时代的感召和要求下,傅抱石以不间断的创作使传统笔墨呈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写照,推动中国山水画的面貌在20世纪中期焕然一新。在其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傅抱石以生命最后的实践与努力,促成《毛主席诗意册》最杰出的呈现,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体现重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傅抱石创作顶峰时期杰出之作
傅抱石先生(1904-1965)的绘画创作,经历扶桑求学、金刚坡探索几个历史阶段,入40年代末,已臻成熟。50年代画风渐有变化,笔致由苍茫而雄健,偏于灰暗的色调也趋于明快。1960年,傅抱石参加江苏国画写生团,历时三月,复赴东北和东欧写生,抱石先生的襟怀愈加开阔,艺术随之丰富多彩。如果说重庆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艺术草创初成阶段;60年代,则是其艺术巅峰时期。
傅抱石以毛泽东诗词为题作画,始于1950年。1956年,他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诗词》出版的1964年,傅抱石以其为题,佳构迭出,《毛泽东诗意册》即为最杰出之作。《毛主席诗意册》,作于1964-1965年间,画家正处于创作巅峰期。又是作者生命的最后两个春秋,尤为珍贵。册页反映着五六十年代现实景象。《毛主席诗意册》无比精湛的绘画技巧,极其鲜明的绘画风格,大胆而富于变化的构图,瑰丽而沉毅的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使之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名篇。
诗意与画境的完美呈现
《毛主席诗意册》,计八页,五页钤印“甲辰所作”印者,作于1964年,三页钤“一九六五”印,即为该年所作。其中“韶山诗意”(1964年作)写韶山冲全景:山峦、丛林、溪桥、农田、村舍和点缀其间的人物活动。韶峰耸起一段苍翠,抱石先生用加墨的石绿,溢发出生机的色彩。乱麻皴与墨色的点厾、渲染融为一体,繁茂清逸。“芙蓉国里尽朝晖”(1964年作),天空、水面,相互映照着虽淡犹浓的绯红。借之于水彩画的渲染,让画面充满亮丽朝晖。墨味朱点的桔林、石绿铺染的田野、往还的水中舟楫及岸上喧腾的厂矿,绘出新时代的生机勃勃。“虎踞龙盘今胜昔”(1964年作),“龙蟠虎踞”是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对孙权形容南京地形的用语,毛泽东借以入诗,傅抱石立意于“今”,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与浩荡的长江组成丰富的画面。江面上,桥墩远远地矗立,正在建造的长江大桥,记录一个历史的真实景象。此外还有五页分别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里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风展红旗如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