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上海)首拍精品北京巡展11月9日开幕

  (雅昌艺术网讯 王歌)2011年11月9日至11日,共饮一江水——荣宝斋上海拍卖公司首拍精品北京巡展于北京宝辰饭店拉开帷幕幕,展览汇聚了名家书画、古董珍玩等在内的两百多件首拍精品,其中不乏一些首次现身拍卖市场的撼世之作。


  中国书画 珍品云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傅抱石《东山携妓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昌硕 齐白石《竹石双寿》


  荣宝斋的传统强势中国书画,汇集了各路名家力作,涵盖多元风格、流派与题材。尤其在近现代部分,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精品各领风骚,不仅为业界所瞩目,同样是“民间故宫”强大实力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吴昌硕、齐白石的《竹石双寿》,是面世的唯一一张两人珠联璧合的作品;齐白石最为推崇吴昌硕,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如此敬畏谦卑之语,可见齐白石对这吴昌硕的由衷心佩,而此番有机会在吴昌硕的竹石图上添笔,更是难得机缘了。此外,此副作品是齐白石送给国民党好友啸天将军的,白石写给杨虎或杨虎伉丽的作品共有9帧,且质量皆精,在拍品市场上屡创高价,这次也同样值得期待。傅抱石的《湘夫人》,是抱石先生晚期的代表作品;徐悲鸿的《日行千里》更是身世不俗,这幅奋蹄扬鬃、腾空飞奔的骏马图为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哈伦·克里夫兰旧藏,是首次在国内公开亮相;而傅抱石的《东山携妓图》,为著名美籍华裔私人收藏家邓仕勋先生旧藏。同样海外回流的齐白石《大寿图》也是得来不易,早在1955年,日本共产党员志贺义雄首次来华时在琉璃厂荣宝斋购得此图,在其珍藏了近一甲子后,现在终于回到中国。张大千的巨幅《荷叶田田》,尺寸之大亦属罕见,而以浓干赭色染荷叶的,似乎也只有此件;吴冠中的《三美图》,是其融合中西艺术、完美融采两者之长的艺术精品,也是其以油彩表现中国式审美情趣的杰出艺术实践。此外,林风眠的《花荫深处》、《枫林》,李可染《北国风光》、《蜀山春雨》,黄胄的《飞雪迎春》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彩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荣宝斋(上海)预展现场 《唐人写经》


  同时,《唐人写经》、《宋人写经图》等罕见博物馆级古画拍品得亮相,更造就了此次巡展的豪华级别,其精彩程度之甚也让拍卖备受期待。国内仅见的流传有序的传世《唐人写经》,是难得一见得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的珍品,并被著录于清代顾文彬的《过云楼书画记》。《过云楼书画记》成书于1882年,而敦煌藏经洞发现于1900年,故此卷为世界仅见之在敦煌藏经洞发现前就见诸著录的唯一的唐人写经卷顾文彬号过云楼主,世人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此卷为《过云楼书画记》书类收藏第五件,足见其在过云楼主顾文彬心目中的地位,尤为珍贵。宋代的《宋人写经图》,有饶宗颐边跋、启功边跋,并且曾经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钧、梁佩兰、朱彝尊、陈慕尹等寓目叹赏、见之诗歌,同样是件流传有序的精品。


  令人瞩目的是,在此次展览中,大家还能一睹荣宝斋资料室收藏的一些精品力作。其中,何海霞的《人在画图中》,长410cm,高68.5cm,25平尺的尺幅也是其作品里绝无仅有的宏篇巨制。这幅作品估价达到了1500到2000万元,有望打破何海霞的拍卖记录。据了解,为支持荣宝斋(上海)拍卖公司首拍,被誉为“民间小故宫”的荣宝斋资料室此次也倾情拿出了22幅近现代书画精品参与拍卖,而在此之前,荣宝斋资料室藏品流向市场可谓凤毛麟角。享誉海内外的荣宝斋资料室是荣宝斋的收藏机构,其藏品是荣宝斋多年来对书画艺术品经营与收藏的积淀,且都是名家的艺术精品力作,而此次拿出得吴昌硕的《红梅》、齐白石的《蛙趣图》、吴冠中的《玉龙山日出》、黄永玉的《马蹄莲》等,都是流传有序,值得期待。


´,´

  古董文玩百花争艳 精妙绝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嘉靖的“青花赶珠云龙纹(江山万代)图盖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荣宝预展现场


  这次展览中,古董珍玩也是琳琅满目、价值不菲。明·嘉靖的“青花赶珠云龙纹(江山万代)图盖罐,规格高大,品相完美,从明代传承至今,完璧无缺,殊为难得。清早期“象牙雕罗汉三尊”为沙逊旧藏,罗汉以整支象牙为材,立体圆雕而成,牙材精良,雕刻精美,人物刻划颇见艺术功底。明·洪武的“釉里红缠枝莲纹盖罐”是景德镇御窑出品,明初釉里红产品传承至今的,可谓凤毛麟角。这件小盖罐,规格不大,但将釉里红的美丽色泽完美呈现,无疑是洪武釉里红的标准器。


  据悉,11月21——25日,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首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将在上海四季大酒店举槌开拍。届时,中国书画、中国十大名家书画、荣宝斋收藏书画、古董等多个专场将呈现逾千件拍品,估价逾十亿。首场拍卖会的重磅亮相,标志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申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