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初识夏科艺术创作

  陈默(微博)

  逆与顺,事物运动样态,相向缠绕,形异质同,生命轮回,对立谐和。逆昌顺亡,抑或逆衰顺兴,未见高低,不显优劣。而内在差异,则视道德存量,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苍天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水浒》七十一回诗曰:“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读来荡气回肠,余音不绝。个中妙味,在于解剖人性,荡涤魂魄,神灵庇佑,天意昭昭,世态冷暖,古今不悖。

  夏科艺术,如上述议题,形态飘忽,语言重叠,无疆无界,讳莫诡异。一说“书”,逆写正视,破戒损律,天马行空,悠然自在。二说“绘”,形流态移,形表神里,形意纠结,形而上趣。三说“设计”,书意为指,绘意为心,用意为辅,意意顺和。三“说”各出风头,异兵频出,交替发力,星光缠绕。此种未按世规出牌的异状,成为给其艺术“定位”的魔障。看看他的自述:“因为灵魂的阔达,艺术中若隐若现的精髓更深邃。”也许能够寻隙追踪至物象的内里,也许能够找到接近真相的答案。

  夏科的艺术方式,将争论不休的陈年话题直逼桌面:艺术何为怎为?艺术的所谓“分类”有多少合理性?过细过于僵化的界区限制,除了阉割艺术的完整机体,破坏其弹性十足的生命张力,还能得到什么?很显然,本土衰败的艺术教育模式和伴随而生落后的管理制度,催生了病瘴的艺术社会形态,也为社会输入过多的垃圾“人才”。 夏科用其亲历而为的种种践行,既是对上述不良现象的挑战,也是向着艺术本原的价值回归。他用一种超凡脱俗的野生自在方式,心静,心平,心顺,心和,在苍茫大道上,不遗余力,奋而前行。玩出厚道,玩出精彩。

  2010年10月于成都芳草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