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近半数千万元级别拍品仍未结账

  虽然世界经济正面临巨大的危机,但无碍拍卖的火爆之势蔓延。今年深圳专场数字远超过往,新近的拍卖成交价更连创新高,千万级别的拍品不断涌现。但拍卖市场热闹的同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却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报告显示,2010年千万元级别的成交拍品中,至今仍未结算的高达41.1%,拍卖、鉴定行业的诚信问题突出。

  据了解,《公报》是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首次向社会披露年度文物艺术品拍卖情况及权威数据。《公报》涉及的统计项目包括上拍件数、成交件数、成交额、回流文物、成交拍品价格分布、佣金收入、营业税金、1000万元以上(含)成交拍品信息等,本次统计的截止填报日(2011.4.31)。可以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恢复发展以来的首次全口径、全行业统计分析。据《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实现成交额396.96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74.03%;相比全球艺术品市场52%的增长率,2010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量质齐跃,上千万元拍品共408件(套),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之一。

  不过,尽管行业佣金收入总量持续增长,但受买受人拖欠货款或根本性违约、企业佣金竞争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行业佣金实收率和买卖双方佣金收取比例趋于下降。2010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落槌价款总额为354.43亿元,实收佣金为28.98亿元。

  此次统计的上千万元成交拍品中,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结算,结算率58.09%,其余171件尚未完全结算或未结算,占41.1%,涉及成交额55.55亿元。公报指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主流企业运行正常,社会反应良好,不过,2010年度内行业内外都出现一些“虚假鉴定”、“滥收费”、“知假拍假”、“假拍”等不诚信行为,这些行为在不具备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和行业等级资质的拍卖企业,甚至是经营文化交流、艺术品经营的非拍卖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给拍卖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 潘奋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