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50万册珍贵古籍善本亟待修复

  中新网(微博)太原10月30日电 题:山西50万册古籍善本亟待“良医”

  作者 王燕君

  千年三晋文化,为山西留下了上百万册珍贵古籍。然而,数以万计善本正面临亟需修复却无“良医”的命运,令古籍保护者十分担忧。

  山西省拥有150余万册古籍存量,255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称,三晋古籍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其珍贵价值。目前有三分之一古籍善本需要修复,该省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却只有十名。

  “仅在山西省图书馆就保存着30万册古籍,其中珍贵善本4万多册。这些善本大多年代久远,老化破损严重,急需修复。但修复者仅仅区区几人,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30日向记者透露。

  古籍分为善本古籍和普本古籍两种。善本古籍一般指乾隆六十年以前的文献,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古籍要追溯到元代以前。目前山西可以修复的古籍,一般都是二三级的善本和普本。据介绍,即使是二级善本,山西目前也只有两三个资格老的修复员才能修复。

  记者走进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室看到,修复古籍时使用的工具包括剪刀、锥子、戳刀、木尺、毛刷等。据介绍,最常用的手法是通过在破损的书页内托上白纸,然后再把书页重新装订起来,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却要非常小心、细心,防止人为破坏。

  工作人员介绍,古籍修复是一门既费心又耗时的拯救技术,必须科学、规范,防止不可逆的破坏性修复。修复人员不仅要有修复技术,还要有古文、生物、化学等较广泛的知识,要求极高。

  王开学认为,之所以从业者稀少,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对古籍修复行业的认可度尚低。古籍修复是一项极其繁琐、枯燥的工作。有些古籍破损严重,修复人员要经过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期待这一现状能尽快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救救我们的古籍。”王开学说。(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