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者如斯:何多苓绘画30年

  相关链接:阳江河:当代性,能获得浩渺吗?


                    从忧伤到空灵——何多苓的艺术历程


                     多苓:“士”者之格


  (雅昌艺术网讯 文/摄张译丹)反映何多苓艺术历程、重在呈现何多苓艺术精神的“士者如斯:何多苓展”于2011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国美术馆、领升艺术机构、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艺术基金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布鲁姆画廊承办,展览特邀著名诗人、文化学者欧阳江河为策展人,年轻批评家杜曦云、布鲁姆画廊董事长傅丽蓉为执行策展人,著名诗人赵野、布鲁姆画廊总经理许丽女士为总监。


  2011年10月26日“士者如斯:何多苓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前波恩美术馆馆长迪特·让托先生、策展人欧阳江河、艺术家张晓刚、布鲁姆画廊董事长傅丽蓉等嘉宾参加展览开幕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剪彩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晓刚祝贺好友展览成功


  展览试图通过相对全面的作品呈现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史逻辑,并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呈现这一艺术史逻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呈现何多苓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对西方文化形态的油画所作出的原创性思考和回应。


  30年艺术创作历程的集中展示


  “士者如斯:何多苓展”作品数量达到百余件,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呈现了自“伤痕美术”以来的各阶段创作,是何多苓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个展。《春风已经苏醒》、《青春》等进入当代艺术史的经典作品将在展览中呈现。此外,中国美术馆馆藏的《雪雁》系列将全部展出,《带阁楼的房子》四十四件也将整体展出。同时,《野园》、《兔子飞毯》、《杂花》系列等新作连同一批素描作品也将在展览中面对观众。


  策展人欧阳江河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策展何多苓两个展览,第一个是2008年年初的展览,然后就是今年5月在上海美术馆,所以本次展览是上海5月份展览的延续。展览尽管不是正式的何多苓所有绘画的回顾展,但是已经带有这样一个性质了。因为这个展览里边参展的作品基本按照三个不同时期的何多苓绘画三个大的不同时期各占1/3的比例。何多苓的三个绘画阶段正好是十年一个阶段,八十年代整个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到2000年,然后2000年到现在是第三个阶段,这是这三个阶段的绘画,很重要的绘画,基本上被这个展览囊括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84年 《青春》 150x187cm 布面油画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第一阶段:知青记忆《春风已经苏醒》


  欧阳江河:《春风已经苏醒》是何多苓先生在八十年代在四川美院读书的时候,他的一个毕业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个作品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是当年全国美展的获奖的作品,这个作品在卢浮宫去展览的时候,是放在最重要的,代表中国当代绘画最重要的位置展出了这幅画,而且据我所知也是卢浮宫唯一想正式收藏的一幅画,但是因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就不可能被卢浮宫收藏,这个我想也是中国画家,也包括何多苓自己的一个遗憾。这是他的成名作。


´,´

  另外像这次我旁边还有一幅《青春》这个也是八十年代的代表作,他当时三幅代表作,跟知青记忆有关的,一个是《春风已经苏醒》、一个是《青春》,还有一幅叫做《我们这一代》,这一次除了《我们这一代》没有来参展,其它这两幅都来了。另外就是他获全国美展银奖的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连环画《雪雁》,那个是获了银奖,这次也展出了。另外就是他很有名的画的连环画,有40几幅,就是《带阁楼的房子》,这次是全部展出,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在美术馆这种地方没有展览过的。


  另外因为他八十年代的代表作主要是以他知青生活所在的那个地方,就是大凉山,出现的是处理的荒凉的土地、遥远的土地和彝族女性的一些符号性的形象,就作为一个综合和一个对应,也解决说处理的是人和土地的,而且是前工业文明,农耕文明,甚至早于农耕文明就是这种彝族文明的女性的形象和土地的关系。


  第二阶段:关注生活在城市的女性


  欧阳江河:第二个阶段就是九十年代以后的这些创作,主要处理的是人和城市背景的关系,有的背景也被虚掉了,就是地平线的背景已经没有了,土地的、乡村的背景没有了。第一个阶段何多苓是被绘画史已经定位为乡土、抒情的、诗意的乡土主义;第二个阶段他就是进入到城市的背景出现了,但还是女性为主,就是一些真实的,生活在城市的女性,她们和城市背景的关系,这个阶段的一些代表作也出现在这个画展上。


  这个阶段包括何多苓画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女诗人,当时也是他的夫人翟永明的形象,翟永明的形象也代替了生活在城市背景里边当代人的一些内心的景象,何多苓处理的那个背景,就是画面的背景不仅仅是物质背景,他也是一种精神的、内心的、精神自传的背景,这些背景他把它柔和在他的第二个阶段的绘画中。


  第三阶段:回归传统中国符号


  欧阳江河:第三个阶段就是他又回到了一些传统中国符号的一些自然的背景,但还是在处理女性和这些背景的关系,这些背景变得更有一种遥远的气质,久远的气质,同时又有一种中国古代绘画中间的抽象背景、抽象性,就这样一种性质出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众纷纷拍摄作品《兔子夏洛特》150cmX300cm 2011


  但是他一如既往地还是出现女性,另外出现诗意的文学性的元素,包括建筑性和音乐性的元素,所以他是一个具有综合人文气质和精神气质的画家,在他第三阶段的绘画里边体现得越来越具有一种综合的性质,而且背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具有一种写意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的性质和书写性这样一种体验性质、精神性质的内在迹象。


  所以他画的比如说女性,不是说只是女性本身,只是作为一个单纯的物质对象或者是形体对象来处理,他实际上是把他自己对人性、对文化的理解放在这些形象的上面,然后他等于把他自己的自我精神性的、内心的东西放在这些形象和面孔上面加以投射和体现,所以他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跟自我有关的一种精神镜像,他画的女性形象里边也可以认识出艺术家自己的自传。


´,´

  追溯“士”的精神


  在中国当下的历史语境中,重提“价值观”是重要的。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艺术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遭遇断裂,今天,人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没有必要以西方模式建立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在此语境下,我们重提“轴心时代”,意在通过对那个精神黄金时代的溯源,倡导一种人性关怀基础上的人文精神、原创精神,以古典智慧来审视当下,以期在中国现代化转型中参与价值观重建。而重提“士夫精神”,也是在此语境下展开的工作。  


  就今天而言,何为“士”的精神?“士”的精神可以总结为自由精神、精英精神、当代精神。士的自由精神,首先指向精神和内心层面。


  重提这种精神也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中那些内在的、自足的、朴实的思想价值重新挖掘,同时也希望能够将它传达给世界,为新的、多元的、但仍然是人类所共有的,具有人性尊严的精神价值的建立,做出中国的贡献。这也是作为此次展览主办方领升艺术机构特别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和前波恩美术馆馆长迪特·让托先生联袂学术主持的根本意图。今天全世界都更希望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追寻那种对中国以及世界未来发展具有更加积极的建设性意义的精神资源。何多苓的艺术道路和他艺术的精神,正是一个有启发意义的案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众在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前 画作现藏中国美术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观众欣赏连环画作品《雪雁》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据悉,此次展览为巡回展中国站的结束,同时也是欧洲展览的开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