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因报道文物鉴定造假被告上法庭 索赔30万
因一篇暗访报道《花800元假文物被“专家”鉴定为真》,东方早报记者葛熔金、实习生张刘涛被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告上法院,并遭30万元巨额索赔。
仿品被鉴定为真
本月22日,杭州上城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法庭上,葛熔金的代理律师说,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履行职务而不是个人行为,被曝光单位的起诉行为是对记者个人的恐吓与报复。原告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则表示,起诉谁是其合法权益,目的是维权和为行业正名。
据悉,葛熔金于今年7月前后接到举报称,在杭州有家机构,只要给钱,假文物也可鉴定为真,且出具检测报告。经报社同意,葛熔金开始暗访,整个过程秘密录音录像。他先在杭州收藏品市场买了6件500元以下、卖家告知年限都在10年内的仿制品,然后找到定安路的“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杭州科学检测实验室”。该室由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委员余绍尹开设,对外承诺“鉴定文物为假分文不收、为真并开具证书每件800元”。
葛熔金等人选了“西晋越窑渣斗”“宋青铜观音像”仿制品做仪器鉴定。30分钟后,两件器物被认定其成分“与西晋越窑瓷器釉面成分资料符合”“与宋代青铜器金属成分符合”,余绍尹对两件器物的估价分别为2万元、20万元。送检样品被鉴定为“断代真品”后,葛熔金交了1600元“检测费”,发票落款是“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葛熔金等人又将这两件仿制品,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鉴定。王海明当场判定均为赝品。
采访完后,葛熔金的报道《花800元假文物被“专家”鉴定为真》今年7月8日在东方早报刊登。后续报道《中国收藏家协会不认“杭州实验室”》中指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杭州科学检测实验室”是花钱买来的。
余绍尹和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以名誉权受侵犯为由提起诉讼,认为报道歪曲事实和真相,严重侵犯名誉权,在国内收藏界尤其是苏浙沪收藏界造成了极坏影响,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公开在东方早报显著位置及相关转载、转帖网站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30万元。
检测未得到授权
开庭现场吸引了大量媒体和文化收藏界人士。原告席上,除了余绍尹和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委托的律师外,还有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副主任许明、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
东方早报为葛、张聘请的律师指出,采访和报道是职务行为,原告不应列两被告为主体,应列报社为被告,据侵权责任法,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侵害他人的权利,用人单位为被告,因此原告不起诉报社而起诉记者个人不善意,存在报复性,且本案涉及的报道内容真实,不存在捏造事实、歪曲真相。请求驳回原告起诉。葛、张还举证,早在去年11月5日,中国收藏家协会就公告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杭州科学检测实验室停止检测工作,该协会还复函称,从未授权杭州利国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余绍尹等组建和运营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杭州科学检测实验室,并以此展开有偿文物鉴定活动。“利国文化”、余绍尹的行为已对协会名誉造成侵害,中国收藏家协会将保留法律权利。
原告代理律师则表示,就被告主体而言,司法解释明确可以以个人或单位为被告,单位和个人同时可以为被告的,单位和个人同时有职务关系的,可以个人为被告。原告辩护理由还认为,记者不出示记者证进行暗访系违背职业道德。原告方还认为,原告给出的只是检测报告,而不是文物真假的鉴定结论。
双方分别请了证人出庭。葛熔金当时是与新华社记者、教育科技频道记者一起采访的,原告并未起诉这两家媒体或其记者。庭审结束后,法庭表示,案件将择日再次审理。(林明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