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举办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四川博物院携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11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四川成都举行题为“政治变迁与区域社会:纪念辛亥革命暨保路运动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10月20日上午,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大会的开幕仪式。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主持大会,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卢越、四川大学社会科学处常务副处长高伟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大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40多家国内各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文化传媒单位,以及来自台湾、香港、海外10余家文化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新闻界与出版界的朋友。此次参会代表70余人,共征集论文约60篇。内容涉及辛亥革命期间各地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观点前沿,为本次研讨会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在大会开幕式上四川大学社会科学处常务副处长高伟代表大会组委会致开幕辞。他谈到了四川博物院与四川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多年来共同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期盼在未来的时间里,在双方的紧密合作下,创造出更多的文化历史研究成绩。
  
  会上最为精彩的部分是专家主题报告,发言的三位专家代表分别来自四川大学何一民先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郑小威女士、台湾铭传大学陈祥云先生。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介绍了在辛亥革命酝酿、发生、发展整个历史过程中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士在新思潮影响下的各种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作用。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与会者都感到受益匪浅,让普通的民众更加地了解和客观地认识这一段历史事件本身,以及蕴含在这个历史事件中的社会历史价值。让在坐的年轻研究者们能从前辈们的学术成果中得到极大的启发和动力。
  
  开幕式结束后,代表们参观了四川博物院。在未来两天里,他们将继续分组探讨辛亥革命时期,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及其与政治变革的关系,重点探讨保路运动与四川社会、中央政策与地方利益、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等问题。随后,他们将一同赴都江堰等四川有代表性的文化历史胜地进行参观考察。(四川博物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