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赠书画20年办书屋 胶州有个文化雷锋

  本报胶州讯 (记者 徐少林 通讯员 李颖慧)在村小学教美术40年,将此期间创作的书画无偿赠送乡亲,多达13000余幅;腾出自家正房开办农家书屋,提供5000多册图书供乡亲免费阅读。日前,以文化帮助乡亲的胶州市马店镇石门子口村学校美术教师王法伦,被乡亲们誉为“文化雷锋”。

  今年58岁的王法伦自小喜欢书画,任村小美术教师,村里5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当过他的学生。他的多幅书法作品荣获国家级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可他从不以其卖钱,40年累计为群众和单位书写对联、横幅等书画作品13000余幅,从不收费。早在1987年,为了给四世同堂的六口之家和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便在自家正房中开办了30平方米的书屋,并起名“怡弘斋”。目前藏有党报党刊、教育、书画、早年手抄医药良方、少儿及农业知识六大类图书5000余册;其中还有上几辈人留下的清朝等年代的古籍书。他还每年自费订阅一些《红蕾》、《小葵花》等适合孩子们读的期刊。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书屋,只见书屋非常整齐,里面摆放有二三十个凳子。王法伦的父亲和村里的几位老人正在这里看古籍书。放学了,又有一些学生过来看书。小学生王琦看见记者,高兴地说:“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书,其他的同学都羡慕俺村有这么好的书屋呢!”王法伦向记者介绍,这些年,为了让书屋更加充实,他每年都要添加一些新书,并在周末两天帮着村里的人查阅资料。王法伦的妻子杨淑琴则把服务书屋作为自己的“职业”,她感慨地说:“作为读书世家,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值得,看着老人和孩子们来读书、学习,觉得心里非常踏实。”

  据了解,现在每天都有村民到他家读书,多时二三十人,特别是周末和假期。他的家庭被评为青岛市学习型家庭,王法伦的书屋被定名为群众培训基地。如今,王法伦打算利用儿子的电脑建立怡弘斋网页,让更多的人利用现代网络浏览乡村书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