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课题组研究磁山新石器遗址

  据新华社石家庄10月16日电  (记者 曹国厂  王炳美)记者16日从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中华磁山文化节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考古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新石器遗址内出土的粮食灰化样品进行科学鉴定后认为,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也是黍的起源地,中国黄河流域黍的栽培历史有可能追溯至约一万年前。

  磁山新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发现于1972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76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磁山遗址进行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层厚为0.1米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在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中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极为罕见。专家估计,这些粮食的重量有5万多公斤。

  通过对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磁山博物馆藏的1个灰化样品进行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这些窖穴样品中的粮食中,早期农作物是黍,其年代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磁山遗址黍、粟的出土,提供了磁山遗址黍、粟出土年代为目前已知最早的证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