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10月酝酿再涨价 越涨却越受国人欢迎

  今年经过两番涨价后,进口名表价格再次出现异动,日前,南都记者走访罗湖嘉宾路等名表市场了解到,在成本、汇率等压力面前,包括劳力士、江诗丹顿等多个世界知名钟表品牌正酝酿再一次上调价格,部分产品在国庆期间已出现明显的涨幅。

  实际上,名表每年一涨已是惯例,因为作为奢侈品或收藏品,多数名表品牌都希望通过涨价来实现保值增值,大多一线品牌会选择在年中提价,涨幅多在一成左右。不过,今年名表涨价却显得异常频繁,各大名表的售价在4月、7月与10月已实现“三级跳”。

  嘉宾路一家表行负责人指出,劳力士今年4月28日和7月1日已各涨一次,每次达到5%到7%的幅度。不少一线品牌的中、低端系列今年内累计普遍涨5000-1 .5万元,高端系列涨幅甚至达3万元以上。

  业内普遍认为,成本压力是驱动名表涨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开始,贵金属价格上涨,国际金价从每盎司1300美元狂飙,冲至1600美元的高位。同时,高端名表大量使用的钻石更是节节攀升,戴比尔斯等主要钻石供应商在今年内多次提价,同比涨幅已达20%。

  另外,汇率变化也是引起手表价格不断上涨的诱因。据悉,今年,最大名表出口国瑞士的瑞士法郎不断升值,今年初兑人民币为685,而最高时冲到了860,虽然现在回落至710,但是为了避免汇率波动影响,厂家、代理商也只能选择涨价了。

  不过,名表涨价,似乎并没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而且“越涨越买”。某名表品牌万象城门店的销售员透露,该品牌今年确实涨了不少,比如一款腕表,4月份报3.5万元,7月份售价调整了一次, 提至4.2万元,但卖得最好的时候却是在刚涨价之后。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购买名表的消费者多是将其作为身份象征或者收藏保值,对未来价格不断上涨的担忧,反而会驱使消费者购买。而且在这个消费层次上,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并不高,购买力一般不容易受到涨价的因素影响。

  其实,中国内地消费者的购买力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尤其在珠宝、名表、名包等奢侈品方面。10月11日,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黄金周”中国境外消费分析报告显示,刚结束的“十一黄金周”, 中国人出境,包括在港澳台地区购买消费奢侈品,累计消费大约240亿元人民币,人均消费1 .7万元至7万元,取代日本人、欧洲人的消费地位,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最大买家。

  采写:南都记者 潘奋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