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寿康:赢在更懂中国
2006年4月,程寿康正式加盟苏富比(微博),负责亚洲地区内策略性业务的拓展。就在这一年,苏富比香港开始重点开发中国大陆市场。
中国国内的拍卖行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中国发展艺术品的拍卖,经历了20几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相比历史悠久的国际巨头苏富比,在管理、技巧、征集、服务等方面是难以与其匹敌的。按理说,苏富比一旦经手中国艺术,尤其当代艺术,国内的拍卖行只能自甘下风。不过,水土不服和天然的壁垒也是苏富比面对中国市场时的问题。艺术圈比其他行业更加封闭,尤其在白花花的银子上,难免亲兄弟好商量。炒家和投机客是艺术市场的主力,苏富比一贯号称的“不跟炒家做生意”的准则,也将部分人挡在门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内地的法律不允许外资拍卖机构在内地拍卖,这让苏富比的进军内地的道路举步维艰。
种种壁垒在他看来都是为未来更多获益的磨练。香港苏富比从展览入手,跨越拍卖的限制,首先扩大香港苏富比的影响,用教育和普及的态度吸引有兴趣的买家到香港竞拍;聘请专业领域顶级专家,用拍品更加保真来让买家放心;运用更强大的法律保护和媒体发布渠道,解决买家回款的拖欠问题;更重要的是,乐于变通、谦虚保守的态度和体贴周到的服务,让苏富比在国人眼中的形象比国内拍卖行更加亲和。
种种举措立竿见影,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总成交额达到8.4亿港元,远远超出了预估价总额,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总成交额也创历史新高。而到2011年春季拍卖,香港苏富比近3,400件拍品总成交额高达34亿9千万港元,拍得高价拍品的中国买家数量远高于欧美地区买家,这恐怕是程寿康最值得欣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