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收藏专家提醒收藏新手勿盲目投资

  人民网(微博)·天津视窗9月29日电:近日,记者在一拍卖公司201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看到一场“不同寻常”的拍卖会。其拍品价格多以百元起拍,包含书画、瓷器、杂项等众多拍品并以几百元成交。业内人士透露:拍品九成为赝品,部分“工艺品”摇身变成“艺术品”,使投资收藏者难辨真假。

  “1号拍品蝉柳图、纸本镜芯,起拍价100元,得自画家本人。100元一次、100元两次、100元三次,成交。”拍卖会上,举牌最为活跃的一名中年男子,共花费一万多元拍下10多件作品,他告诉记者:“这次拍品价位低,比较大众化,是新手练手的好机会,我在竞拍时完全跟着感觉走,只要有喜欢的,就买下来。”

  据某拍卖行业内人士透露:拍卖会之所以会吸引众人眼球,主要是因为拍品的起拍价都要比市场价便宜,一些小的拍卖公司以无底价拍卖或以一百元起拍等吸引买家眼球。部分拍卖行将工艺品“装扮”成艺术品迷惑买家,这些低廉拍品九成为赝品。

  天津市某著名书法家在拍卖现场发现自己的“作品”才拍了一百元,气愤地对记者说:“这不是我的作品,拍卖行多以‘得自画家本人’、‘文物店旧藏’等名义迷惑买家,但由于‘真品’、‘赝品’鱼龙混杂已成拍卖行业潜规则,我们很难维权。”

  据某资深收藏家透露:有些拍品只是一些高仿印刷品,再经过画工“精雕细作”便足可以假乱真;有的是美术界大师临摹的作品,但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加工利用,这样的画辨认起来难度最大。部分价格低廉的拍品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品,而不能称为艺术品,由于目前《拍卖法》尚未明确规定不能拍“赝品”,因此所有拍卖会都自称为“艺术品拍卖会”。

  天津市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何志华提醒消费者:“新手往往缺乏经验,贪图便宜,容易买回一堆无投资价值的低端工艺品。‘艺术品’与‘工艺品’只差一字却价值差千里。因此,新手应先加强艺术品收藏知识的学习,不要盲目投资,有了专业眼光才有可能以较低价格‘淘宝捡漏’。”(实习生 胡淼)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