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农民画文化艺术节开幕

昨天,首届南京六合农民画文化艺术节开幕,160幅农民画在冶山镇刚刚落成的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展出。这些画绚丽多姿又质朴传神,让参观者兴奋、惊叹。

这些农民画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今在专门的农民画艺术中心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展览。这样的展览,浓缩的不仅是草根艺术,还是当地对乡土文化传承的缩影。在画展和画作里,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貌,也展示了一个小镇立足于乡土文化传统上的创新发展。乡村艺术并不简单,也许这样立足于自身,不曾丢失自己,而又不失创新的乡村才是美丽的乡村。

A、最潮 乡土艺术赢得世界赞誉

展览所在的展馆,崭新不仅指它的体,更多指它的里。它叫南京市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坐落在六合冶山镇的南湖公园旁。它不够气派,带着乡土的朴实和端庄,在昨天之前它没有展览过任何一张画作。不要把它跟任何一家城市里的艺术展馆相比,那是对它的不敬。生于乡土、服务于乡土,这是它独成一家能与任何展馆较量的特色。不要轻视乡土,这里的作品多次漂洋过海,为中国、为中国农民、为中国的乡土艺术赢得过世界的赞誉。这里写下的是乡村的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这里其实很潮,流行的是最草根的艺术,接着地气。

昨天开幕的2011六合·中国农民画精品邀请展正是这座独具特色的展馆的首次亮相,却足以令它微笑着在馆史上写下足够漂亮的开端。这些作品来自全国各地,件件堪称精品。洒满纸张的绚丽色彩,夸张却又自然的艺术造型,带着乡土中那种令人心安的气质,和着阳光扑面而来,惹来会心的笑容或欣赏的目光。

如果你在寻找别致,如果你在寻找民族,如果你在寻找家园,又或者你在寻找那远去的真正的乡村,从现在起至10月26日,这些画会在冶山等你,期待与你心灵的瞬间撞击。

B、传承 娃娃农民画处处可见

在这里建这样一所专门的艺术中心,举办这样一场专题的画展,并非偶然。1988年六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9年六合区冶山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被授予“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作基地”。而在六合农民画创作者王金凤的叙述中,这些荣誉就一点点被细化被活化。从1985年在短短两个月的农民画培训班里与农民画结缘,到2009年,二十多年间在业余时间坚持绘画,这不仅来自于她个人对绘画的热爱,更在于她在这里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众多志同道合的“圈里人”,这些“圈里人”和她同村的就有十多个,这样的氛围,除了画乡,也许真是难寻了。这也正是今日六合农民画精品辈出的源头活水,也是六合要做中国最著名的农民画之乡的信心来源。

精品辈出并非虚夸之辞,本次展览的作品,最小的作者只有13岁,六合冶山镇的农家子弟。冶山人对农民画的热爱让人有些惊叹。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徐静对此毫不吝惜赞誉之辞,在他看来,冶山人对农民画的传承在全国也是无人能比的。这样的赞誉应归于六合的娃娃农民画。在冶山镇中心小学,师生们创作的农民画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里皆可见。中心小学的校本教材就叫《娃娃农民画》,本地的农民画被图文并茂地介绍给孩子们。每周会有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农民画。专职从事农民画创作的王金凤还有其他本地画家会在周末到学校来为感兴趣的师生开展培训。沈津滔校长说,教孩子们画农民画并非要培养画家,只为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粒种子。在这种宽松氛围里,有着本地子弟传承本地文化的天然亲近,产生六合农民画分支——娃娃农民画,也就并不奇怪了。

C、发现 六合农民画成就美丽乡村

对冶山本地人来说,农民画不再是一种专门的创作,而几乎是一种生活的内容,成为他们热爱的抒发生活感受的平台。

虽然专职从事农民画创作,王金凤依然保持着她创作农民画的天然,她说我们就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在农民画艺术中心观赏画展,就会鲜明地发现,这些农民画画的无一不是农村生活,画里的人耕地、养猪、划船、跳舞,一家人相亲相聚……在艺术表现下农村生活别有一番味道在画里。

来源于本地农民的生活,全部由本地农民创作,再建起这样一座农民画艺术中心,免费开放。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泽光对此高度评价。他亲自为这次画展写了序言,昨天又特意赶到冶山为画展开幕剪彩。在他看来开展文化活动最根本是要与群众结合起来。而六合农民画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人文”、“绿色”、“智慧”是南京城市建设的三大关键词。南京要保护好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南京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破坏,不可复制。六合农民画是金陵文脉的一个分支,六合对农民画的开掘、传承和发扬成为南京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些基层文化建设也是南京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六合农民画应该成为当地的一张金色文化名片。

在自己的乡土文化中生活和表达的冶山人不可谓不美。作为六合农民画的发源地,六合冶山镇人不单重视文化传统,更是对家乡的自然地理倍加爱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农业更是发展得有声有色,生态旅游同样美不胜收。新农村在这里发展得红红火火。

六合区委书记李世贵认为六合农民画的发展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他看来农民画不仅仅是当地的文化建设,也是一种社会建设,在贴近群众的农民画当中,社会共识被更容易地达成。而且这也是六合的一块金矿,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六合农民画的文化产业链,目前这里已经有了每年一度的农民画拍卖会,后续建设还会跟进。未来六合农民画产业会更加紧密地与当地的乡村游结合到一起去。冶山镇爱画,更要借画画出一个更美的家乡。

手记

再次亲近美丽乡村

什么是乡村?乡村曾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故乡,是安放心灵的宁静家园。曾几何时,在强势的工业文明之下,它那样陌生,带着农业文明的败落却又杂着工业文明的喧闹与冷酷。我们于是不再向往乡村。但在南京、在六合、在冶山镇,在这个曾经是南京最贫穷的乡村,我们找寻到乡村崭新而美好的样子。在当地蓬勃深入群众的农民画的发展中,在它的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农业中,在它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承中,发现乡村,我们可以再次亲近,它那样清新而自然,那样自信而饱满,那样源远流长而又吹拂着时代的新气息。它从这片热土的内在为我们生长出美丽的乡村。中国人骨子里那份乡土情结,在这里被尊重和敬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而活泼,在于它植根于本地的传统当中。被一个地方对自身乡土文化的珍爱所感染,这种珍爱像空气,因为它遍植在当地村民的爱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107平方公里的冶山镇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农民画。

链接

快报和冶山携手共建美好乡村

现代快报与冶山镇昨签订携手共建美好乡村协议。本次携手共建美好乡村起源于 “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的深入落实。快报积极落实“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报社员工都认真参与到此次活动之中。现代快报总编辑赵磊深入冶山镇,走村入户,探访冶山镇发展的方方面面,仔细了解了冶山镇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需要,确立了快报与冶山镇共建美好乡村的意向。现代快报将运用全媒体资源优势来帮助冶山推广宣传冶山的文化和生态资源,积极发挥媒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冶山生态乡村游等你来

“赏农民画、观石柱林,品冶牌茶、看田园景……”在冶山这个文化和自然资源都丰富的美丽乡村,有太多东西值得留恋。

桂子山石柱林国家地质公园是2000万到300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礼物,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石柱熔岩景区,最慢的小火车也在这里缓慢通过。冶山境内无任何工业污染,这里的有机生态农业货真价实。双墩生态园里有1600亩茶叶基地、1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500亩大棚葡萄基地……黄山岛旅游度假区、枫彩彩色植物园、川桥湿地公园、桃花坞……冶山更多山水人文在期待有缘人。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