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王原祁的《江国垂纶图卷》
文/王文甫(旅美收藏家)
本文所述即为清代“四王”之一,王原祁所写的一幅手卷精品。此卷尺寸虽不大,但设色淡雅,用笔老辣,是其晚年由黄公望为宗,师法元代绘画,用干焦墨,层层皴擦的精道之作。此卷用笔,笔端似有金刚杵之力,画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画家不受古法约束,画面达到了所谓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艺术境界,实非易事。
观此画,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气韵非凡。画面上题,“江国纶垂,湖天花发”,可见作品描绘的是山川湖光垂钓的主题,画家以云山、湖面的起伏,运韵出江南一派湖光山色,青青山峦,点点桃花,可卧可游……其题材表现了古人悠然自得,寓于山林水榭恬静的生活场景。
除了画和题外,王原祁又在手卷的拖尾作跋写出此画的来龙去脉:“余家旧藏千金画集,有松雪花溪鱼隐一幅:青山碧湖,桃花四面,小舟一人,荡桨中流,最为神逸之笔。思翁易为长幅。作江上垂纶图,用夏山笔法:绿荫周遮,流澌水草,一人垂纶小艇,亦是此意,而作用互异耳。己丑九秋,积雨初晴,适公事稍暇,追忆两图,以臆见点成此卷。”由此可见,此卷的灵感得益于赵松雪(赵孟頫)和董思翁(董其昌)之画,即所谓图题“仿赵松雪”之出处。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
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在“四王”中,王原祁得到了当时同行的高度评价。据记载:王鉴见到王原祁的画,对王时敏曰:吾二人当让一头地。王时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董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让,若神形俱得,吾孙其庶乎?王鉴深然之。当时,“虞山派”的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王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客有举王翚画为问,曰:太熟。复举查士标为问,曰:太生。盖以不生不熟自处也。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观此语,其所至可知矣。这是王原祁对自家的认识,也是后人对其画的评判,是很中肯的。
此图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设色清淡圆润,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属。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