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化石地申遗 专家抵达澄江评估考察


澄江化石地申遗大考开始。昨日连绵的细雨中,两位专家帕特里克·迈克基维尔教授和莫哈·塞非亚·莱马教授抵达澄江,他们来自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中负责世界自然遗产技术咨询的专门机构。他们此行,目的是在今日至26日对澄江化石地进行实地评估考察。澄江化石地能否赢得专家的认可?
考 察
主要考察两个方面内容
两位专家主要评估考察两方面的内容:“澄江化石地”在全球范围内突出的普遍价值及其完整性;提名地的保护管理能力。
形成的评估考察报告经世界遗产工作小组审定后,将提交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并将在明年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能否将“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关键依据之一。
步 骤
澄江化石地申遗五步走
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分为五个步骤:一是缔约国正式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遗材料;二是世界遗产中心对申遗材料进行技术审查;三是国际技术咨询机构(自然遗产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提名地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四是技术咨询机构和世界遗产中心给出评估报告和审核意见;五是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按部就班,“澄江化石地”申遗已经迈出了前三步。
第一步:经过7年的努力,2011年1月14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提交了云南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材料,正式提出申遗请求。
第二步:今年2月,澄江化石地申报材料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的技术性审查。今年3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兰西斯科·班达兰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正式受理了中国政府提名“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
第三步:今天开始至2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世界自然遗产实地考察评估。
第四步:预计在年内形成考察报告。
第五步:预计2012年6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考察报告提交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决定是否申遗成功。
关 注
申遗迎来极好历史机遇
云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所原研究员侯先光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目前中国世界遗产的构成来看,缺少古生物化石类世界遗产,这为澄江化石地加快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带来了极好的历史机遇。
对玉溪和澄江来说,将化石地建成一个国际性旅游品牌,可借助世界遗产这一旗帜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闻助读
云南虫首次在澄江发现
1987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发布了一则震惊中外的消息:1984年7月1日,在中国云南抚仙湖畔帽天山发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古生物之最。历经20多年的不懈研究,古生物学界在澄江共发现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其中80%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种,还有20多种痕迹化石和粪便化石。几乎现在动物的所有门类,都能在澄江化石群里找到它们的远祖代表,而人的“老祖宗”——云南虫,更是首次在澄江发现。
化石是地球生命演化的证据,化石地遗产是自然遗产中特殊类型。世界上只有少数化石遗址对恢复地球生命历史起重要作用,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之一”的澄江化石正是这样一个罕见的化石宝库,因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提名世界遗产的化石地面积512公顷,缓冲区面积220公顷。
澄江化石地有4大价值
今年6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莱斯利·弗朗西斯·莫洛依到玉溪指导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管理措施到位,在化石地的管理保护上没有太大问题。”在经过考察后,他给出这样的评价。那么3个月后,“澄江化石地”正在面临“大考”时,做出的答卷是什么呢?一份来自于官方的报告,凸显了“澄江化石地”申遗的决心和信心。
满足世界遗产标准
澄江化石地提名满足世界遗产标准。作为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在反映“生命记录”方面,澄江化石地具有以下突出普遍价值:
其一,澄江化石地是寒武纪早期生命大爆发的最好例证。代表了早寒武纪时期后生动物迅速多样化的一个独一无二的重要化石记录。其二,澄江化石地具有显著的物种多样性。共有16个门类的200个物种被记录。这在世界上同类化石地中极为罕见。其三,澄江化石属于特异保存的化石,不仅保存了生物的硬体组织,而且还保存了大量软体生物化石,化石的保存极为精美,属世界罕见。
其四,澄江化石展示了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是了解寒武纪早期生物群落结构的最好窗口。世界上尚没有其他的化石地能够与之媲美。
完整展现早寒武纪生命
提名的澄江化石地具有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属性,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提名地包括了含澄江化石的地层层位和重要的地质剖面,包括了展示“生命记录”突出普遍价值方面的必要要素,为展现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事件提供了完整的地质窗口。提名地内无人居和工业活动,缓冲区内仅有少量耕地,是该地自然性相对最好的区域。
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
提名的澄江化石地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构,编制了管理规划,配备了管理人员,制定了管理措施,有经费保障,建立了宣传展示、教育科研设施,制定了未来行动计划,能够确保该化石地的长期有效保护管理。
申遗历程
1987年
1987年 中科院正式对外公布了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的消息,不久澄江县组建了“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管理小组,由专人进行现场管理。
1992年
1992年 在世界地质遗址工作组特别会议上,经过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潘江推介,澄江动物化石群被列入《全球地质遗址预选名录》东亚优先一等第4号古生物遗址。
1997年
1997年5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帽天山及其周边18平方公里的范围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年
2001年 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2003年
2003年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课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4年
2004年 针对帽天山矿企密布的现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及时作出重要指示:“要保护澄江化石群,保护世界化石宝库,保护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自然遗产”。同年,玉溪启动了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工作。
2006年
2006年 被列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
2011年
2011年9月24日至2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两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评估考察。
2011年3月 澄江化石地申遗进入了第三阶段。“澄江化石地”环境整治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至今,经过5个月的艰苦奋战,截至目前,澄江共计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基本完成环境整治。
云南省已有的世界遗产
新闻链接
1.丽江古城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三江并流” 2003年7月2日,“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3.石林 2007年6月27日 ,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