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畅谈丝路跨国申遗

欧亚论坛首设文化遗产分会场 海内外专家畅谈丝路跨国申遗

昨日下午,由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主办的“2011欧亚经济论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分会”在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遗址保护大厅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土耳其、希腊、乌克兰、伊朗、泰国及国内的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大会。丝路联合跨国申遗及丝路遗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成为与会嘉宾的热议话题。

首设文化遗产分会场

自2005年起,欧亚经济论坛就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还是首次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博物馆建设、传承丝绸之路文化与发展人文旅游事业等议题列入论坛。

会上副省长景俊海说,这次会议是欧亚经济论坛自开办以来首次专项研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业发展,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想推动欧亚地区、特别是古代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合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并请与会嘉宾们为保护、开发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建言献策。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助理伊苏那里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会议加深各国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拉近民族距离。

丝路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在中国众多拥有世界遗产头衔的名胜古迹中,文化遗产占据了多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目前国内关于文化线路的研究正在逐渐升温,如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秦蜀古道都被列入了国家级的遗产项目,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文化线路格局。

单霁翔表示,就在不久前召开的丝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会中,国际古遗址大会等提出了“廊道”的申报概念。这种申报策略意味着中亚五国在丝路文化线路的整体框架下,把丝路划分为贯穿着一个整体思想的若干个世界遗产,专家们划分出的52条“廊道”不仅与丝路整体框架相关联,也极具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与中国相关的有13条“廊道”,完全在中国境内的有4条,包含48处申遗点。2013年,丝路首批申报项目将提交最终的申报文本。“可以说,丝路申报世界遗产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陕西境内许多古迹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除兵马俑之外,还应有大量遗产进入世界遗产的名单。目前丝路申遗的6个省区中,陕西申遗点数量最多,共有12处24个申遗点。想在申遗中获得成功,还需对遗址的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采取一系列措施,这需要政府和百姓共同努力。

打造丝路品牌任重道远

每处世界遗产都会吸引全世界游人的目光,每处文化古迹也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在伊朗文化遗产手工业旅游组织副主席达尼亚丽看来,此次会议对于古丝路沿线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在这些国家之间,没有比丝路更好的方式来传递和平、交流文化。丝路沿线各国应将保护与复兴文化遗址和古城作为重点,并着重扩展特色旅游,复兴古丝路的辉煌。

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张西龙认为,丝绸之路是中国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品牌进一步将中国旅游推向世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市场。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各自省市区的区位及产业优势,拓展旅游空间。沿线城市应努力培育世界级旅游精品线路,开发相关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和演出等项目,引发世界各地游客对丝路文化的浓厚兴趣。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