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老油画真品就是捡漏
方君璧1926年作品《桃衣少女》322万元拍出、1925年作品《恂恂》414万元成交,不仅创造了画家作品的新纪录,且是所知内地拍场上出现的20世纪里年代成交价最高的名家油画;常玉1930年的小幅作品《曲腿马》拍至1552.5万元,是历年内地常玉作品的最高价;周碧初1952年作品《峇里少女》也以132.25万元创画家作品价格之最……
今年春拍,北京匡时推介的老油画拍品数量更胜往年,《1949——1985写生专场》《中国油画雕塑》专场中30余件来源清晰可靠的老油画悉数拍出高价,数件作品成交价创造了内地市场纪录。近年来,北京匡时油画拍卖致力于20世纪第一代、第二代早期油画家作品的推介效果显著,取得的佳绩备受业界关注,赵无极、关良、刘海粟、常玉、方君璧等人作品,都曾在该公司拍出了高价。2010年春拍,刘海粟1931年作品《裸女》拍出1075.2万元,至今仍是刘海粟油画的最高成交价。同年秋拍,赵无极1961年作品《5.12.61》以1288万元成交,创造了内地赵无极作品的最高价。
8月5日尤永接受本刊专访时指出,“这几年来,老油画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逐渐得到了内地市场的普遍认可,拍场上参与竞买老油画的内地买家数量明显在增长,市场有向内地转移的趋势,这也是老油画能在内地拍出高价的重要原因。”尤永指出,“对于老油画而言,早期的市场主要在台湾地区。上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迅速,艺术市场形成较早,更加上当时内地对于老油画的收藏意识淡泊,导致如李超士、吴大羽、胡善余等一大批早期名家作品被台湾画廊、经纪人成批量的买走。现在看,他们收藏的老油画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具有系统、完整的特点,而内地除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刘海粟纪念馆、安徽省博物馆等少数博物馆外,极少有早期油画家的系统收藏。内地私人收藏方面,也几乎没有人有一个老油画的完整收藏,特别是第一代油画家的作品,同时收藏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四大家油画的没有几人。”
多年来,20世纪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中,除数位大师外,大部分画家的作品未受到收藏机构和市场应有重视。尤永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于老油画的学术研究缺失所致,不仅如此,相关老油画的公开展览、出版物的缺乏,造成了收藏者对早期油画缺乏了解,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自然影响到对老油画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的正确判断和评估。”甚至有收藏者错误的认为早期油画家中,除少数几位艺术成就较高的大家外,一些油画家的艺术成就相当有限,其作品只具有历史文献价值。尤永指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地收藏者根本看不到成系统收藏的老油画,对油画家的艺术风格缺少认知,如常玉、关良、潘玉良等人的大量作品不是收藏在海外,就是入藏国内大博物馆中,平常很难看到;二是收藏者看到的很多老油画作品并非真迹,市场上所见到的多是假画,从而影响了对油画家艺术风格的正确把握。”
老油画或者说早期油画真正走向拍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的中国嘉德等公司最早涉足老油画拍卖,但数量有限。香港地区长期是老油画拍卖交易的主要市场,特别是2000年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先后推出“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作为拍卖老油画的独立专场,许多名家作品拍出高价,影响了整个中国市场老油画的市场行情。但因学术研究的缺失,至今对于早期油画的界定概念模糊。
在尤永看来,“早期油画从狭义的时间概念上说,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创作的油画作品,等同于民国油画概念。时限放宽一点,1966年‘文革’以前创作的油画作品也可列入早期油画范畴。行家习惯上称这些早期油画作品为‘老油画’。但这也仅仅是一种观点。事实上,这个时间段里遗存下来的油画作品数量有限,尤其是1937年抗战以前的油画作品罕见,像今春北京匡时上拍的方君璧作品《恂恂》《桃衣少女》,前者创作于1925年,后者创作于1926年,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年代早于这两件作品的,有着清晰的著录,更不易,现在拍出的价格看似很高,未来的价格肯定会超过千万元。1937年至1949年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大部分油画家生活在动荡之中,用于油画创作的颜料来源断绝,创作量有限,且油画不像国画易保存、携带,保存下来的极少。而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间运动不断,绘画更多是为了宣传,主题性较强,用油画表现显然不适合。历次政治运动中,老油画损失比国画大,特别是人物、人体画作,不是封资修,就涉嫌黄色,都在劫难逃。有的老画家作品即便躲过了劫难,后来多数也都捐了,留下来的油画较少。‘文革’结束后,老一辈油画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如刘海粟、关良等创作了不少油画作品,关良的《石门》就是1980年的作品,市场上,这些作品大部分还是被归到了老油画范畴里。因此,所谓老油画,并不能仅从时间上来考量。”
就市场而言,老油画的收藏主要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老油画的数量较少,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尤永坦言“卖一张少一张”;而假画泛滥更需收藏者重视,鉴定的缺失成了阻碍老油画收藏的瓶径。
收藏者在购买前考虑最多的是如何避免假画。对此,尤永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把握:
一是看作品是否有可靠的来源,无论是来自于收藏家,还是画家家属,其来源一定可追溯,能够经得起多方求证。
二是要选择出版著录可靠的作品,越是老著录就越可靠,民国时期或上世纪80年代的正式出版物都是可信的,2000年以后可靠的画廊做过公开展览并出版著录的作品可信度也较高。方君璧《桃衣少女》《恂恂》1928年参加了“巴黎艺术博览会”,当年《良友画报》曾为《桃衣少女》作了大幅报道,两幅作品同时刊登在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画册中。再如常玉1930年作《曲腿马》,是画家好友兼赞助者约翰·法兰克(Johan Franco)的收藏,1995年10月由台北苏富比拍出,著录于《常玉油画全集》。
三是一定要明白老油画真品的价格不会便宜,不要有检漏心理。其实老油画从来没有便宜过,还会越来越贵,不要相信低价能买到真品。不少人认为老画价格低,多是建立在假画价格基础之上的。如说徐悲鸿的油画,大量作品收藏在徐悲鸿纪念馆,市场上数量极为有限。徐悲鸿首先是油画家,当年与蒋碧薇离婚,送给蒋的百幅画作无一张油画,所以,更不可能轻易送人。可以说徐氏每一幅油画来源都应可查。2001年,其油画《风尘三侠》在香港拍出664.5万港币,我曾找到现在的收藏家,开1亿元的底价这位藏家也不愿易手。现在市场上只要是徐悲鸿的油画真迹,起步价不会低于一千万元。几十万元能买到真迹吗?
相较而言,中国油画中最贵的还是老油画,常玉《五裸女》价格超过1亿元,当代画家谁的画也卖不到这个价。即便是像李超士、方君璧、颜文樑、丘堤、关良的作品价格,也不是当代画家能比的,如李超士一幅81×61.5厘米的色粉画《西瓜》卖到了448多万元,当代画家谁也没有这种小尺幅作品能拍到这一价位。今春匡时写生专场50.6万元拍出的孙宗慰1939年作42×52厘米的《厨中佳肴》,他不算一线画家,但如此大的写生画,当代画家能卖到这个价位?中国嘉德今春253万元拍出的颜文樑1963年作《百合花》尺幅也不大,拍后就有不少藏家后悔没买到。“早期油画大家的作品,市场上不会有所谓的漏可捡。如果要说漏,能卖到真品就是捡漏,现在的价格显得贵,未来还会更贵!”
四是一定要找专业人士把关,特别是要找那些经手老油画较多的专家。老油画不像当代油画,真伪容易鉴别,多看多问,听听不同人的意见,更保险些。
仔细分析,老油画近几年的价格涨幅相当惊人。“关良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灵岩山》,最早流到台湾市场,曾在大未来画廊展览、出版著录,2003年北京华辰秋拍时估价14万至18万元,以28.6万元成交;2010年北京匡进秋拍再拍时,估价120万至180万元,结果拍到了403.2万元,七年价格涨了十余倍,当代名家油画很少有这个涨幅。目前老油画的行情正在处于一个上涨期,价格正在慢慢上升,而且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