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长沙:量身定做
上周六,第3届“艺术长沙”在湖南省博物馆盛大开幕。从第1届的“艺术专列”、第2届包机上的新闻发布会,到今届的开幕红毯、嘉宾车队、焰火晚会乃至据称800万的项目投资,两年一度的“艺术长沙”既不是艺博会、也不似双年展,极具娱乐精神的湖南人在当代艺术展览体制中放了一响炮,展场外的话题,似乎比艺术品本身更为人所津津乐道。
比起前两届,本届“艺术长沙”在坚持艺术派对风格的同时也打出了学术牌,特邀策展人吕澎(微博)在成都双年展紧锣密鼓的节奏中,同时为长沙策划了这一以“解离”为名的主题展。10位艺术家——张晓刚(微博)、毛旭辉、展望、马六明、陈文波、赵能智、段建宇、陈蔚、王光乐与马秋莎——分属不同年龄段,他们的艺术经验倒也没有杂烩式地呈现,更多地以时下愈发流行起来的“群体个展”面貌出现。无论对艺术家的选择还是从创作媒材上来看,“艺术长沙”都在有意扩大自己的格局:过去以湘籍艺术家为主导,以绘画、装置为主的作品呈现也显得保守,今届未见本土艺术家、且参展艺术家人数增加一倍,影像作品也出现在博物馆展厅中。10册一套的画册文集重若坚石,反倒是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尽管有了这种新气象,但“艺术长沙”仍旧显得只是北京等地主流艺术圈的一个远距离投射,若没有应邀前来的各地嘉宾、媒体,长沙本地观众中能与之产生共鸣的或许屈指可数,纷至沓来的观光客也确是更多地在“艺术长沙”展厅楼下的马王堆出土墓葬藏品间流连。在本地培养当代艺术审美文化的愿景相当美好,使当代艺术走进省博物馆这样的官方机构也值得肯定,而若是资金、气力能更多地匀出一些在本土公众的艺术教育上,填补每两届“艺术长沙”之间的(近乎)空白,向外打品牌与向内打地基并进,或许让每次的艺术“派对”更有不同。
诚然,“艺术长沙”主推手、同时经营古典与当地收藏的湖南藏家谭国斌一直在做日常工作,以他名字命名的当代艺术馆建成已有7年,新馆也在筹建中,以他为代表的一部分地方藏家也促成了小范围的艺术市场。本届“艺术长沙”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也邀请了包括余德耀(微博)、李冰、王薇、乔志兵、宗峰等诸多海内外知名藏家参加,即便讨论的实质内容并不及名头上的响亮,这些藏家聚于一处分享自己的收藏经验,有时竟能给习惯了各种学术研讨的听众以一丝新鲜感。
“艺术长沙”迄今为止的3届,一直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京沪等地官方大展的模式,颇具地方特色,或许从地方情境来看这也确是量身定做的可适应形式。然而同样令人想要看到的是:在轰轰烈烈的狂欢过后,真正留给长沙、留给当代艺术的,有多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