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讨论成立理事会2011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开幕

相关联接:


【专题】2011第三届艺术长沙


李国昌专访:正进行建立收藏家的数据库整理


力钧专访:面对艺术市场会陷入一种矛盾


第三届艺术长沙隆重开幕 娱乐与学术并置


  2011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f Collector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于2011年9月18日在长沙开幕。此次年会与2011艺术长沙同步举办交相辉映,收藏家、艺术家、批评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各地嘉宾聚集长沙。本届年会闭门讨论了正式成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理事会,年会秘书长陈喆介绍了部分成员:理事会理事长李国昌 副理事长余德耀、副理事长王薇、副理事长李冰、副理事长张锐。年会开幕的同时还召开了收藏家公共论坛。年会的主旨,一方面逐步建立促进收藏家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也通过会议讨论的方式对成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理事会”,“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俱乐”及未来的发展作战略性的发展规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力、年会理事长李国昌、年会秘书长陈喆、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中宣部民族文化司司长时之、艺术长沙发起人谭国斌(由左至右)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中宣部民族文化司司长时之、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年会秘书长陈喆。在业内资深权威人士的精心策划和号召下,国内外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收藏家:李国昌、谭国斌、李冰、王薇、余德耀、张锐、唐炬 、林明哲、乔志兵、宗峰、林明哲、王艺、张鸿康、蔡斯民、马惠东、王兵、李旭东、王定乾、任晓剑、王蓓、陈筱君等均与会并鼎力支持本届年会的开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力、唐炬、王薇、乔志兵、林明哲、张鸿康、蔡斯民(从左至右)


  年会的总组织者对年会的目标是逐步走向国际化。年会的论坛部分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和《艺术财经 L’OFFICIEL》发行人顾维洁分别主持。赵力在论坛的第一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艺术市场的变化的特征和;当代艺术为何会被市场如此的关注;什么样的当代艺术是我们关注的;如何建立当代艺术的收藏和收藏策略;当代艺术收藏如何为社会服务;唐炬、王薇、乔志兵、张鸿康、蔡斯民、林明哲发言参与了讨论。参与讨论的收藏家从各自的收藏经验出发表达了自己对收藏的态度。王薇女士表示以往是系统的收藏艺术史上的精品和艺术家的代表作为主,将来会更多的关注80后艺术家的创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顾维洁、张锐、余德耀、李冰、郭建超、李国昌、马惠东(由左至右)


  论坛的第二部分由《艺术财经 L’OFFICIEL》发行人顾维洁主持,宗峰、余德耀、张锐、李冰、郭建超、李国昌、马惠东参与了讨论。另外参与本轮讨论的嘉宾同时有着美术馆馆长的身份。议题是如何通过收藏家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收藏家的社会责任在哪里?收藏家的社会责任;参与讨论的收藏家认为收藏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学习和交流、分享当代艺术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收藏家建立美术馆是收藏家转型的重要标杆,是私人的财产向公众、社会共同的财富的转变。


  公众收藏搭建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这样一个平台目的是为了把收藏家群体整合起来,并在已有基础上培养出更多中国自己的收藏家。如今收藏家同时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本身就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成就了他们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愿意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感受分享自己的收藏,影响更多人参与到艺术收藏中,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带动作用。收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这期间文化艺术发展的步伐却相对迟缓 。艺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艺术品收藏无论从经济学还是产业文化的角度,包括提升国家整体文化形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