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里的天价假画

  7280万,藏家抢到的是旷世名作,还是美院学生习作一张?对于外界的质疑,截至发稿,记者未能与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也未获其他涉事方的回应。

  拍卖行里赝品层出不穷

  15日深夜,陈丹青接受采访时,对拍卖行里层出不穷的赝品也深有感触。

  陈丹青说:据我的统计,从2005、2006年到现在至少是有24张是冒充我的画,但都是我事后才知道的,我也没有去追究。第一你无从追究,第二比较可怜苦主啦,他们付了钱,几十万这样子就买了一张假的画。

  据陈丹青说,买家即使知道买了假画也无从追究,只好充当冤大头,“因为拍卖行是一个商业机构,他不是鉴定机构,理论上它不负责这个画是真是假。”

  据律师介绍,我国现行的拍卖法明文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收藏专家马未都就此评论称:(拍卖假画)对拍卖行的损害,可能就是砸了自家招牌吧。

  那些天价假画

  2005年11月,俄罗斯著名画家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库斯妥基耶夫的油画《宫女》被俄罗斯石油大亨维克托-斐克塞伯格拍得,2009年被鉴定为赝品。

  2006年,德国知名拍卖商蓝波次以破纪录的290万欧元价格售出坎彭东克的《马匹构成的红色画像》,随后被指为赝品。

  2008年,上海买家苏敏罗以253万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在找吴老先生鉴定时,吴亲笔写下“此画非我所作,系伪作”。

  2010年12月7日,广州嘉德拍卖行以16万元拍出唐大禧画作《人民的苹果》,但作者随后指出该画系伪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