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拍卖行困境中的生存之道剖析歌德2011金秋拍卖的背后

  香港邦瀚斯执行总裁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都在做拍卖,但我们要寻找自己的空间。”这句话一针见血的道出了所有拍卖行的心声。伴随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金钱的逐利性导致了大陆的拍卖行像雨后春笋似的遍地开花。表面风光的背后,每一个拍卖人都在感叹,“其实拍卖真不好做!”大一点的拍卖行,仰仗自身品牌和信誉度加之正值市场旺季,辛苦点,倒也不会疑虑生存问题。但是如今的竞争,不进则退,各大拍卖行抢摊各地市场,开发新资源,就连拍卖档期也越排越密。中国嘉德率先推出了四季拍卖,翰海、保利等紧随其后,匡时也在今年9月推出了第一场夏拍,同时尝试性的推出了首场木刻版画专场。


  中间段的拍卖行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因为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很多藏家不放心他们的品牌及信誉,重器自然就难以征集。但他们也不愿意过于放低身段去征集一些质量不足以上拍的艺术品。无形中,自然是加大了生存难度,“自己的空间/特色”就变得尤为重要。雅昌艺术网记者在这里也特别提醒广大藏家,委托物品前请千万对拍卖行做仔细的调研,目前我国很多拍卖行并非按规矩做拍卖,而是向靠向委托方收取图录费、保险费等为由赚取利润。


  金秋9月,不知何时被拍卖公司看重,竟也成了拍卖的一个小高潮。嘉德、翰海、匡时、歌德以及华辰几乎在同一时间举槌。歌德做为新生(2008年成立)且规模一般的拍卖行在这一点上算是走在此类拍卖行的前列。究竟歌德基于什么初衷举办金秋拍卖,预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当下中段的拍卖行在如何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前往了预展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歌德预展现场


  这次拍卖共分四个专场,中国书画(600余件)、古董珍玩(700余件)、中国名酒(200余件)、珠宝工艺品(167余件)共计千余件东西。一墙之隔便是翰海和嘉德的预展,如此竞争之下,歌德最大的优势体现应该还是在价位上,藏品的估价相对偏低,大部分藏品的担保金为5万元,个别高价藏品加至50万元。以此放低门槛来赢得更多买家。


        相关链接:歌德官方预展新闻    歌德雅昌预展


  歌德拍卖的副总经理王晓文先生很坦诚的告诉记者,歌德自去年开始就举办每两个月一期的小拍。每场拍卖大概不足一千件东西,也不租用饭店,就用自己公司的场地拍卖,这些东西全部来自于民间,大部分拍品无底价,最终的成交也就在万元左右。应该说是比较基础,面对中低端或者是刚入门的藏家。小拍每次的总成交额在千万元的样子,在春秋拍里可能也就是一件拍品的价位,但是小拍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成效。正是基于小拍的这种尝试,我们察觉到市场确有需求来举行金秋拍卖或者说是一个档次介于平时小拍和春秋拍之间的拍卖。此场拍卖我们将整体价位调整是在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万块钱区间。这样事实上我们的拍卖就有了三个层次,春秋的大拍、介于此之间的金秋拍卖以及平时的小拍。以此,我们可以面向更大范围的藏家群体。


  当问及歌德今日的“优势”之时,王先生谦逊的说道,“歌德做为一个比较新的拍卖行,自然还有很多‘路’需要走,歌德有一部分稳定关系的‘朋友’,他们给了歌德很大的支持。再者,我们现在的征集面向民间,从普通百姓中去发掘,同时也和BTV等媒体合作,应该说还是面比较广的。歌德作为新的拍卖行,我们从现有的实力上,自然不能和国内大型拍卖行去拼,我们会去探索新的空间,名酒就是我们比较成功的尝试,往后可能还会推出名表等。”


       记者在采访荣宝总经理刘尚勇的时候,他曾经说过,收藏的定位很重要,藏家、行家、机构根据自身条件、需要不同而做定位。事实上拍卖行的定位也很重要,每家拍卖行依据自身不同的征集渠道,买家关系,给自己做出的定位也是拍卖行成败的关键。


´,´

  名酒——另类艺术


  预展现场,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大量的名酒亮相。酒从严格意义上似乎不能算是艺术品,但是Chateaux Mouton Rothschild酒庄(世界五大酒庄之一)的创始人曾经说过酒与艺术在精神和气质层面上有许多相通之处,是一种另类艺术。红酒拍卖在西方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白酒收藏拍卖在我国相对时间很短,大概直至去年才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现场的藏家介绍,歌德白酒的拍卖是其比较传统的强项。记者也借此机会向歌德名酒部的经理任世玉先生做了简单的采访。


  雅昌艺术网:酒的收藏有别于一般传统的瓷杂或者是书画,您能说说名酒现在主要的征集渠道是什么?


  任先生:理论上说主要是民间征集。


  雅昌艺术网:但是酒作为一个消费/消耗品,它不像是古董、珍玩这一类,一个瓷瓶我买回家可能真的一百年就放下来了,酒基本上就喝了,何以留至今天,最后上拍呢?


  任先生:做一个比喻,就清楚了,今天的新茅台售价大概是1600块钱左右,这个价格对于中国普通的家庭来说,他是不会轻易地喝掉,除非是赝品或者是家庭有特别重要的喜事可能会花1600块钱的茅台,三十年前的茅台跟今天一样,相对普通居民的工资是很贵的,往往舍不得喝,这样几年耽误下来,很多就留存了下来。


  雅昌艺术网:那您知道我们国家有收藏酒的历史吗?


  任先生:我们国家酒的历史文化自然是很早,今天考古发现最早的酒是西周的,但是从传统的“收藏”理念上来说,整个陈年茅台酒的市场是一个新的品种,只是在09年10年时,有几家拍卖公司开始涉足,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之所以上拍我想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卖家资源比较丰富,就是老百姓可能家里藏有很多,才能形成大批的货源;第二,就是买家对陈年茅台酒的价值或者说无论是出于投资也好、出于饮用也好,出于其它的目的也好,他觉得它是有价值的,所以买卖双方的一个供求关系才会形成今天这么好的拍卖市场。


  雅昌艺术网:就歌德而言是哪一年开始做名酒拍卖的?


  任先生:我们做名酒拍卖第一期是在2010年6月19号,我们是搞了第一次中国名酒拍卖专场,当时是作为尝试性的一个新的项目,公司领导出于考虑,就是一个新的项目我们尝试性地做成一个专场,推出市场,后来总成交780多万,不算好,也不算差。但是百分百成交了。


  雅昌艺术网:由于供求关系才会有专场,这是常理,但是歌德最初是怎么嗅到这种气氛的?


  任先生:这个说起来特别巧合,我们古籍拍卖有一个委托方是位山西的藏家,他在给我们送古籍的时候家里存一些陈年的茅台酒,问能不能拍一下?说是尝试看,作为收藏品,要是喝了也挺可惜的,究竟怎么能够实现它的价值?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挺新鲜的,至于说结果如何其实我们没有多做考虑,因为歌德是一家新公司,成立没几年的时间,我们很多是在一些新的品种或者新的项目上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发展和创新。这样也促成了第一场名酒拍卖,当时一共是200个标的,以茅台酒为主,包括其它一些名酒,五粮液、泸州老窖、董酒、汾河等其它的一些老酒,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一瓶五十年代的茅台以103万的价格成交。


  雅昌艺术网:那在这两年的过程中,您有没有觉得这个收藏群体在壮大呢?


  任先生:从成交结果的上升显然反映了这个市场已经不是某一个、两个藏家的喜欢、对名酒的追捧的已经形成一个圈子,或者说是一个范围。


  雅昌艺术网:藏家藏酒,一般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呢?


  任先生:我也跟这些藏家聊过,首先是出于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和纪念。像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买家(40岁左右),他们是现在中国经济支撑力量。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可能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相对来说较现在更艰难一些,所以说他们对于那个年代生产的东西,也有特别的感情,特别的回忆。其二,陈年茅台酒从饮用价值上来讲它的口感非常好,因为同样的陈年茅台酒和新的茅台酒放在同样质地的两个玻璃杯来看,挂杯程度、粘稠程度、香味,还有回甜,入口的口感都是陈年的要更好一些。


  雅昌艺术网:如果说对于一个还未涉入白酒收藏的藏家来说,您觉得酒的收藏能够吸引他的是什么?


  任先生:我觉得两点,第一自然是酒文化自己本身的魅力,从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到李白的“斗酒诗百篇”,到王维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中国自古留下来的诗歌和酒文化是一个相互关系非常紧密的一部分,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有这个酒文化、诗歌文化、这是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另外,就酒及其市场本身,确有投资价值,我们做过统计,以茅台为例,58年的时候1块2,72年是3块8毛2,到了八十年代前期是8块,但是八十年代末期就一下子涨到80多块钱,九十年代呢,100-200,04年之前还一直维持在224左右,今天就到了1600。酒文化在普通中国居民生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一个比例,它是一个快速消费品,大家来以酒会友,喝酒来融洽双方的关系,缓和尴尬的气氛,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一直在消费,但是名酒的产生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台刚提价22%之后,五粮液提价30%,如果没有消费的驱动,我想作为任何一个生产商是不敢随便提价的。


  雅昌艺术网:谢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