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大同》出版 环球文化网组织书画家献爱大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国明《爱在大同》摄影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国明和他的东方公益慈善传播记者志愿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爱在大同》现场留影:左起环球文化网王绍军主编、大同市耿彦波市长、赵迎新社长、《焦点访谈》孙国明记者)

9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记者孙国明摄影作品“责任·爱主题研讨会暨《爱在大同》摄影作品出版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摄影出版社主办,大同市市长耿彦波,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主席胡颖、全国政协和委员,著名书画集李延声等百余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环球文化网执行主编王绍军特邀请了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原副馆长、著名书法家辛希孟、北京大学李可染艺术研究会会长徐佩元、中国首创滚彩水墨书画家杨章联、中国道家书画院常务院长林贵春等六位在京书画家出席了本次研讨发布会,并现场为大同市捐献了书画力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耿彦波市长致辞)

本次研讨会以孙国明记者《爱在大同》这部作品为切入点,通过作品所呈现的大同城市建设过程中事实性或情感的画面,解析传统资源城市转型期官员的理念与执行问题,探讨与这一过程同在的由官员与民众合力打造的责任和爱的氛围。十年焦点访谈经历,多次参加央视重大节目采访报道和现场直播工作,孙国明被誉为“中国拍摄记者最多的人”,不论是《奥运守望者》、《两会记忆》,还是《央视如此美丽》、《爱在大同》等作品,都传递出了记者这个群体的一种职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意识,孙国明用职责和坚守拍摄了一部又一部承载着深刻责任意识与爱的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环球文化网执行主编王绍军发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辛希孟教授献书法)

“责任·爱”的主题是孙国明作品内涵的概括与延伸。孙国明说,《爱在大同》缘起于一期关于城市转型的焦点访谈节目。到了大同,这个城市梦幻般的巨变深深地震撼了孙国明,更被大同市长耿彦波为改变这座城市而日夜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而感动。孙国明自费六次来到大同,历时近两年完成摄影作品《爱在大同》,他说,因为对一个城市厚重历史和善良子民的爱,市长耿彦波构建起了城市发展新模式,排除一切艰难险阻,时刻忘我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因为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和家人朋友的爱,每一个普通市民在建设家乡的热情中慢慢构筑起了同心协力、一鼓作气的感人氛围;因为感动于一个城市的以上种种,许多和大同并不相识的陌生人最终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温暖和归属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大李可染艺术研究会会长徐佩元赠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创滚彩水墨画家杨章联先生赠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道教书画院常务院长林贵春献画)

书法家辛希孟教授深为孙国明这种传播和坚守大爱的精神所感怀,题书:“大鹏六月有闲意,仙鹤千年无倦客”,并倡导向孙国明同志学习。北大李可染艺术研究会会长徐佩元带来五米莲花长卷《爱在大同·佛光普照》,寄语大同:佛爱众生与孙国明的这种责任与坚守是殊途同归的。中国首创滚彩水墨书画家杨章联先生更是带来了巨幅娇艳欲滴的《珠翠满园》葡萄图,寓意大同市旧城改造硕果累累和市民欣欣向荣和谐繁华的新气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法家李墨耘和张义胜老师献爱大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耿彦波市长与杨章联先生亲切交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与环球文化网执行主编王绍军留影)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