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货店淘得清康熙款青花八宝纹大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河北石家庄出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用当年半个月的工资20元钱在某旧货调剂品商店购得一件清康熙款青花八宝纹大盘。该盘做工精美细腻,图案艳丽漂亮,令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我收藏的这件青花八宝纹大盘,口径26.3厘米,底径18.2厘米,盘内壁绘有青花八宝纹图案,青花发色艳丽,胎土洁白细腻,底足是台阶形双圈底,并有清康熙年间款。康熙年时青花瓷艺术的鼎盛时期,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这时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 “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也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呈火气,与明嘉靖时期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瓷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近年来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上也常见有这类青花大盘的声影,其收藏投资价值很高。 (吴圣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