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唯一的宋代木构殿堂:广饶关帝庙大殿

  山东东营 刘志恒

  山东广饶关帝庙大殿位于广饶县城西北。据载,该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关帝庙主体建筑。原庙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6米,有春秋楼、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均为明清时配套建筑)。现仅存正殿三间,坐北朝南,全木结构,高10.38米、东西阔12.63米、进深10.70米、月台高0.73米;硬脊、歇山、单檐、雕甍绿瓦,其结构形式为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用材按宋为六等材,室内四椽栿为撤上露明造,原室外乳栿当心间为藻井,次间为平棋,斗拱重昂五铺作。接近《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建筑规范。

  广饶关帝庙大殿作为古迹最早载入明万历乐安(广饶旧称乐安)县志。据载,金永安、泰和年间该殿首次维修,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嘉靖二十年(1541)建“三义堂”于大殿后,隆庆、万历年间大殿均重修后建“钟楼”于二门左,清康熙、雍正年间于“三义堂”后建“春秋楼”,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后殿暨观剧台,同治六年(1867)重修“春秋楼”,每月秋中月次丁暨五月十三日致祭。该庙正殿虽经历代维修,但平面布局、大木结构、斗拱等基本保持了初建的风貌,其结构方式、构建尺度、用材比例等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特征。大殿前后的配套建筑自明代开始增建,至清道光年间发展成鲁北最大的关帝庙寺院,并且香火极盛。清末至民国初,大殿前后的配套建筑开始趋于失修废毁,到“文革”后期,配套建筑“春秋楼”,“三义堂”等被拆除殆尽。

  如今保存完好的关帝庙大殿是山东省最早的也是现存唯一的宋代木构殿堂,为研究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