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局签署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文物工作合同

  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多次磋商,双方于近日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文物考古发掘合同”。
  
  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和甘孜州泸定县境内,是大渡河干流于近期开发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当正常蓄水位1130m时,水库总面积12.35km2,总库容约7.42亿m3,为日调节水库;最大坝高为210m,水库回水长度32.10km,电站装机容量2600MW。
  
  为了配合水电站工程建设保护地下文物,2006年3月和2009年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委托对工程征地范围进行了文物调查和复查,发现大岗山水电站建设工程范围内(石棉县田湾乡幸福村4组)存在1处重要古文化遗址,并出土多件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
  
  2010年4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国电大渡河大岗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石棉县文体旅游局对工程范围内的文物点(幸福村遗址)进行了现场复核,四方单位代表对该遗址地点、范围、重要性等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因水电站建设报批程序复杂,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为新增项目,设计调整和审核难度较大,后经多次与业主、设计、移民等部门协调,终将其纳入工程设计并取得国家认可。
  
  石棉县地处横断山南段东缘的大渡河中游,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区,大渡河流域自古就有“汉藏羌彝文化分界线”之称,大渡河及其支流在流域境内切割形成纵横交错的河谷和通道,因此也是中国西南各民族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这使得该地域拥有丰富的文化沉积,呈现出文化渊源古老,文化因素丰富,民族背景复杂的特点。即将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对研究民族的迁徙、民族的构成和进一步认识大渡河中上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