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郑小珊谈山水画中的秋天

  假自然之象以寄情,求真美意趣于一体,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人文情怀,崇山峻岭、丹柯碧树、飞瀑溪流、毛亭草舍,还有那江南独特的渔舟小桥、炊烟树影,我们依稀明白这一幅幅画面似画家精彩的人生。秋天的山水总是中国画家笔下重要的题材。扬州国画院画家郑小珊说,秋天的色彩五彩缤纷,最能渲染秋天山水画氛围。

  有两句诗最能反映秋天的色彩,一句是毛主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是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黄色与红色构成了秋天色彩的主基调。

  可以说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很多人都以为春天也是个拥有很多色彩的季节,因为春暖花开,成千上万种花卉展现不同的色彩,但这种色彩是近景的色彩,是一个局部,一个特写。而山水画是从远处来观望的,所以到了山水画中,成千上万的花已经被绿色淹没,所以说山水画春天的色彩呈现的仅仅是绿色。

  在中国山水画中,四季中山的色彩是不会变的,水与天空则是采用的留白,而唯一能体现出秋天色彩的只是树叶的变化。这时候秋天的色彩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比如说香山红叶,比如说金黄的银杏,这种大面积的色彩会体现在山水画中,而且虽然是黄,但有淡黄、金黄;虽然是红,但也分浅红、大红、深红等等。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对四季山水有这样的评述:“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山水画可以体现出画家的一种人文情怀,而秋天如同人生的老年,如同经历种种沧桑之后,从画中道出对人生的感慨。连绵起伏的重峦叠嶂,被丰富多彩的林木笼罩覆盖着,像一条条盘蜷在路旁的巨龙,在秋风中闪动着变幻迷人的鳞甲,似乎随时会在你身边飞舞。

  这,就是秋的味道,鲜亮清澈,真的好浓。          小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