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体验区落成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效果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效果图

中国文物网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建成后,博物馆教育从原来的主导型教育向体验型教育转变,为更好的传播博物馆知识,使观众获得积极、美好的博物馆参观体验,让观众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立了观众体验区,体验区位于馆内二层东侧,近1500平米,从体验区的规划设计到深化设计,从项目招标到平台搭建,历时一年,于2011年9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

观众体验区设置了6个独立的体验区域,从美术、戏剧、音乐、影视、实验和制造六个门类开发了十余种体验项目,这6个主题的活动在内容设计上以青少年观众为核心同时兼顾其他年龄段观众的兴趣爱好。分别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接待展示

1、展览展示区,即聚焦的体验。该区域主要用于对已开展和计划开展的各项活动的详细介绍,如将已开展的活动视频或图片在播放器上滚动播放,向观众展示,把即将开展的活动信息,如课程安排、受众对象等以宣传折页的形式供观众取阅,观众可方便选择适合自己的体验项目到各体验区参加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手工制作区

2、手工制作区,即发现的体验。该区域主要开设与美术有关的课程,如手工制作、绘画、雕塑等,开设面向青少年的初级培训,通过这些课程的培训增强他们对美术知识的了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艺术交流

3、艺术交流区,即沟通的体验。该区域好比西方的沙龙,又像是在自家的客厅,是观众与艺术家进行沟通体验的场所,观众可与艺术家近距离对话,面对面交流、讨论美术题材的相关知识,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沟通和体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舞台

4、角色体验区,即表达的体验。该区域属于非物质文化展示区,依托区域小舞台作为平台,选取某个历史时代为背景,让观众穿上具有时代特征的服装,拿起所属时代的生活器具,真实演绎,切身感受角色所处的生活时代和生活环境,如扮演某一个角色、朗读经典戏剧片段等,通过表达的方式完成对角色的体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媒体

5、影音影像区,即展示的体验。在该区域,既有静态的图像,又有动态的视频,有3D影像的魅力,还有对音乐的诠释。这里用多媒体技术,用机械原理,对艺术重新定位、重新解构,让观众在影像中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观众还可以自己动手进行艺术品展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学实验区

6、科学实验区,即探索的体验。该区域是让观众在探索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过程中,通过古今不同的科学仪器,了解不同时代的科学原理与作用,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了解光与影的关系,了解声光电在不同时代的运用。此外,该区域还设有教学课程,如用古人纸笔摹写古诗词,更好的领会古人的生活意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博观众体验区的效果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效果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体验区的搭建得到了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在资金、专业指导和内容策划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体验区外形设计为椭圆形,给人以圆润、灵动之感,造型上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庄严宏伟的建筑风格形成方中寓圆,圆中有方的韵味对比。

通过参与这些体验项目,让观众能够深层次了解展览内涵,获得美好的博物馆感受,同时也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从而实现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