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藏家顾林昌30年收藏500件珍品
顾林昌向记者介绍了其收藏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名窑古瓷藏品。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仅靠眼力和魄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对我国古陶瓷文化的深刻理解。
“藏龄”30年在沪上收藏圈子内,顾林昌是公认的古陶瓷收藏家。虽然顾林昌加入上海市收藏协会的时间不长,但其“藏龄”至少有30年。在沪郊川沙顾林昌的家中,记者有幸一见其珍藏的古陶瓷珍品。
尽管顾林昌的家庭收藏室只有10平方米,但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器,玻璃柜内、桌上桌下,甚至门旁都挤满了“宝贝”。可别小看这些瓶瓶罐罐,它们绝大部分都是高古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宋代以前的瓷器,堪称珍品。
据顾林昌介绍,他收藏的瓷器囊括了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等所有品种,且至少可以配置这五大名窑套系5套以上。要知道,在瓷器收藏圈内,若是能得到其中一个品种的珍品便此生足矣。
五大名窑齐全据顾林昌介绍,在五大名窑中,以汝窑为魂。他所收藏的“北宋汝窑粉青釉六棱花口瓶”,高22厘米。此瓶通体刻花,施粉青釉,釉面布满蟹爪纹,器型古朴,气韵素雅,釉色滋润,制作精细,品相极佳。另一件“宋代官窑海棠口瓶”,高23厘米,此瓶造型独特,通体施灰青釉,瓶上有大小交错的冰裂纹,釉面肥厚似堆脂,温润如玉,光素典雅,反映出了宋代陶艺制作所追求的完美情趣,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器物。
当然,让顾林昌最为得意的是一件“宋代哥窑海棠口贯耳瓶”。此瓶为仿青铜器造型,通体为六瓣瓜棱状,颈两侧堆贴贯耳,施哥釉,有金丝铁线纹片,底足露胎处呈黑色,胎质细腻。该器造型端庄古朴,器型优美,为宋代哥窑难见之精品,极具价值。
不过,还有一件“宝贝”藏在柜子深处,顾林昌一般很少对外人介绍,此次他特意拿出来给记者欣赏。这是一只“宋代定窑净瓶”,高23厘米,是古代佛教用器。此瓶造型俊秀大方,古朴端庄,细长口,长颈上设一鼓盘,丰肩,束足,肩部设一短形流,器物形状自然,装饰别致,加之通体施酱釉,更增添了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需眼力更需魄力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仅靠眼力和魄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对我国古陶瓷文化的深刻理解。别的不说,光这些古陶瓷的形制,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过程,就很难有大的收获。
在少年时,顾林昌就受到酷爱收藏的外公熏陶,学习各种各样的收藏知识来锻炼眼力。1986年,30岁的顾林昌开始着手收藏古陶瓷。有一次,顾林昌遇到一个小摊贩正在售卖旧瓷器,其中有一件瓷瓶被一个老外看中了,小贩开价为5万元,而旁边老外还在讨价还价。凭借自己的眼力,顾林昌判断这是一件年代久远的汝窑刻花瓶,于是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事后证实,这是一件宋代珍品,若不果断出手,此瓶已经流落到国外了。
顾林昌表示,30年来,自己的足迹遍布了山西、陕西、江西、福建等各地古玩市场及山乡村庄。每次出门,他至少都要花费十几万元,若是遇到自己喜欢的“宝贝”,不管对方开什么价钱,他都要收回来。
“我也收到过赝品,但我会把这些赝品拿回来和真品一一比对,通过这些教训来增加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力。”顾林昌表示,“有时候,一件‘宝贝’我可以呆呆地看十几个小时。”
据统计,顾林昌至今已收藏了上千件各类瓷器与杂项,其中至少有500多件是珍品。由于受到上海市收藏协会的鼓励与帮助,顾林昌目前正着手准备开一家正式的私人收藏馆,预计明年开馆。“我的收藏馆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只是为了和同行以及有志之士共同鉴赏和交流经验。”顾林昌由衷地说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