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有件极品长沙窑王

  阅读提示

  故宫(微博)专家质疑杭州“壶王”为赝品,一时间南宋官窑博物馆“镇馆壶王”长沙窑大执壶又被卷入了风波。当年参与这批文物鉴定的市文管办副主任朱戢仍坚持认为长沙窑大执壶是真的。对于媒体报道他接受捐赠者赠送的半片瓷一说,他予以坚决否认。

  昨天,朱戢还向记者透露,扬州也有一件珍贵的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纹罐。据悉,黄釉褐绿彩云纹罐(长沙窑)和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是扬州双博馆仅有的两件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扬州有一件“长沙窑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扬州的5件展品分别参加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和“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展”,其中就有这件黄釉褐绿彩云纹罐(长沙窑)。这件宝贝目前就藏于扬州双博馆,是典型的唐代器物。

  朱戢告诉记者,长沙窑黄釉褐绿彩云纹罐1974年在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罐高29.8厘米,口径16.3厘米,腹径24.5厘米,底径19.5厘米,罐直口,卷唇,高颈,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系上饰云纹和“王”字。胎为米黄色,通体施青黄色釉,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卷云图案,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具有浓郁的西亚风味。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是长沙窑罕见的珍品。

  扬州双博馆馆藏的黄釉褐绿彩云纹罐(长沙窑)与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长沙窑大执壶相比,朱戢认为,两者大小差不多,但是,黄釉褐绿彩云纹罐(长沙窑)曾被称为“长沙窑王”。黄釉褐绿彩云纹罐的烧瓷工艺之精湛和保存之完好,在同类瓷器中极为罕见,是绝世仅有的瓷器精品。

  扬州曾是长沙窑主要外销港口

  据文物专家介绍,长沙窑是唐代重要瓷窑,在今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首先发现,因此又称铜官窑。长沙窑创烧于唐。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

  扬州文史专家夏梅珍曾对扬州出土的唐代长沙铜官窑器进行过研究,发现在扬州出土的唐代各窑产品的数量之比中,长沙窑器为其中之冠,品种之多,纹饰之美,可与产地出土器物相媲美。

  这些年的出土文物加之史料记载,证实了唐代的扬州,非常繁盛,是国内交通的枢纽,它不仅是国家的商业都会,而且是一个国际贸易的港口,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吸引了大批的国外游人和客商。

  当时,从东南亚诸国及西亚各国都有到扬州经商的。外商来扬,更加活跃了扬州的贸易市场,在这些商品交易中,陶瓷器是一项大宗贸易商品。而唐代陶瓷之路的开发,促进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长沙窑的生产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和对外贸易的需要,利用中国传统的陶瓷造型工艺,并采用多种形式的图案装饰,特别是带有异国情调的装饰,迎合了外国的审美习惯,其中,扬州出土的黄釉褐绿彩云纹罐(长沙窑)就是一个典型。

  夏梅珍认为,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销售,长沙窑制作精细,工艺新颖,造型美观,深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近年来,在东亚、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有长沙窑器物的出土,这说明了唐代长沙窑器物是作为外销产品经陶瓷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而扬州就是长沙窑外销的主要港口之一。

  事态进展

  媒体称,捐赠者曾赠送朱戢半片瓷。对此,朱戢回应——

  接受半片瓷?“胡说八道!”

  目前卷入风波的长沙窑大执壶的全称是“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壶”。昨天,朱戢回忆道,“这件‘壶王’一拿出来,张浦生(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当年出具鉴定书的专家之一)就脱口而出‘好,精品’,我们4人一致认为是真品而不是赝品。”

  朱戢表示,如今张浦生也仍坚信,“壶王”是难得的珍品。

  昨天媒体报道,捐赠者丁仰振表示,当时朱戢收受了他所赠送的半片瓷,才在鉴定时有所偏倚。对于这一说法,昨晚,记者连线朱戢时,他显得很惊讶,第一反应是:“他胡说八道,现在不围绕文物的真伪而转移话题谈论这个,这是在混淆视听。”

  当然,朱戢也表示,当时,他们不仅看见了两件完整的器物,还看见不少瓷片,其中不乏与完整的那两件器物类似的瓷器的残片。记者 陶敏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