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争夺夏拍市场

  自从新中国恢复艺术品拍卖以来,春秋两季就成为了艺术品拍卖的重头戏。但是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夏拍逐渐兴起,让原本冷清的艺术品之夏热闹了起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各行各业都以崭新蓬勃的姿态开始了新一年的规划,不管是拍卖公司还是藏家都准备着在春拍中大显身手;春华秋实,经过半年多的观察与酝酿,拍卖行于藏家都对艺术品市场的走向做出了自己的预判,对收藏与投资来讲有了更大的把握,秋拍当然是出手的好时候,所以一般来讲春拍是全年拍卖战中的前哨,秋拍就是全年拍卖的主战场。


  不过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影响的逐渐扩大,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参与愿望越来越强烈,拍卖公司便不再局限于春秋两季的拍卖。在春秋两季大拍的间隔期,开始出现了其他的小型拍卖会。同时,由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大拍卖行越做越强,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与市场份额,不少小的拍卖公司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将目标放在了更为广泛的普通藏家身上,为了避免与大拍卖公司之间的正面竞争,这些拍卖的时间放在了春秋两季大拍之间。


  艺术品夏拍概况:


  最早举行名称为“夏季拍卖会”的要属广州嘉德,广州嘉德作为国内唯一国家级拍卖企业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在2000年7月份就推出了“2000广州夏季拍卖会”,当时只有“中国书画”一个拍卖专场,成交率为46.96%,总成交额为625.99万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大千 峨眉金顶 广州嘉德 2011年 成交价格:2600万


  随后,广州嘉德定期举办夏季拍卖会,拍卖专场数量也逐渐增多,到了“2010夏季拍卖会”时,广州嘉德推出了包括“书联璧合——楹联书法”、“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紫砂佳器”等十个专场,所包含的艺术品种类与春秋大拍几乎无异,同时这年广州嘉德夏拍的总成交额达到了2.3345亿元,虽然与春秋大拍的成绩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2亿元的成交额也达到甚至超过了小拍卖公司的春秋两季大拍。


  在广州嘉德推出夏季拍卖会的几年后,2005年,广东保利也推出了“2005广州夏季拍卖会”,共推出5个拍卖专场,其中“金通达藏近现代名家书画”以100%的成交率收槌,不过,其他专场的拍卖成绩并不好,中国古代书画的成交率不到五成,该场成交额只有266万元。到了2008年的夏季拍卖,广东保利推出了“中国当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油画雕塑”和“古董珍玩”四个专场,总成交额达到了7327.16万元,其中,“中国油画雕塑”专场的成交率为75.64%,也是当年夏拍中较高的。不过从2008年冬季拍卖会之后,广东保利就进入了调整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悲鸿 饮水思源 广东保利2005年 成交价格:286万元


´,´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拍卖公司也看中了夏拍的潜力,参与其中。深圳艺拍、上海敬华、北京传是、上海工美等等,都陆续展开了夏季拍卖,但还没有形成常规拍卖。


  2011年,艺术品夏拍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一年经过调整期的广东保利强势出击,在8月7日举办的夏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珠宝翡翠”拍卖专场的成交额达到3.59亿元,成交率更是高达100%,其中一件重7750g的“绿色翡翠观音雕件”经过几番竞价最终以1.456亿元成交。广东保利2011年夏拍的总成交额超过4亿元,成绩斐然。


  同样,广州嘉德2011夏拍也是成绩傲人,在成交额超过亿元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的领衔下,“中国古代书画”、“岭南名家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等十个拍卖专场成交总额也超过了4亿元。夏拍市场正在逐渐向规模化的趋势迈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谿(清) 《春山幽居图》 北京匡时2011年夏拍拍品


  在今年的夏拍中,北京匡时的加入也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也正式宣告了艺术品拍卖将进入全年无休的状态。今年北京匡时首次推出夏季拍卖会,推出了“日本私人美术馆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及“纪念新兴木刻80周年”专题拍卖等,相信即将在秋拍大幕开启之前掀起又一轮热潮。


´,´

  夏拍的特点与启示


  不同于春秋两季常规的大型拍卖,从艺术品夏拍的历史来看,夏拍的出现源于大拍卖公司对市场的拓展,比如最早推出夏拍的是由中国嘉德控股企业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随后由中国保利集团出资成立的广东保利也展开了夏季拍卖。相比中小型拍卖公司,大型拍卖公司更敏感,对于行业的领导作用也更突出。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夏拍仍然是众多中小型拍卖的汇集,很能吸引普通藏家的参与。面对大型拍卖公司的强势扩张,夏拍逐渐成为中小型拍卖公司的必争之地。


  其次,从夏拍的场次及拍品来看,夏拍一般都紧追春拍潮流,属于“趁热打铁”。今年春拍中,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4.255亿元,张大千《嘉耦图》拍出1.58亿元,徐悲鸿、吴冠中等大师作品也都突破亿元,这对夏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广州嘉德夏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张大千1948年作品《峨眉金顶》就经过几番竞价拍出了2990万元,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作品也在拍卖中高价成交。


  同时,夏拍也非常看好那些具有学术价值却被市场低估的作品,也可以成为不少独具慧眼的藏家“捡漏”的好机会。比如此前被市场忽略的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一些名家的作品在夏拍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作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高剑父的作品一直不温不火,在广东保利2011年的夏拍中,他的一幅《椰雨图》立轴以62.72万元的价格成交,此外一直被市场低估的长安画派重要人物石鲁的《延河马兰》也拍出了68.32万元。相信随着,市场价格机制的逐渐完善,这些大家也将受到众多藏家的认可。


  夏拍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为拍卖公司提供尝试创新的机会,进行市场的培育与开拓。比如2010年,广州嘉德在夏拍中推出了“中国当代工笔画”拍卖专场,有60件作品上拍,成交率为63.33%,总成交额达到572.8万元,其中现代画家江宏伟2009年作品《荷塘》拍出了112万元,岭南画派名家周彦生的《富贵凝香冠群芳》也以67.2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位中国当代工笔画走向艺术品拍卖市场做出了尝试。在今年的夏拍中,广州嘉德也推出了另一类型的艺术品,举办了“MASTER of ART DECO GLASS——二十世纪法国装饰玻璃艺术”专场拍卖,不过此番尝试的结果并不理想,成交率只有16%,成交额128.23万元。不过,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品市场来讲,这样的尝试并不算失败,相应的,大的拍卖公司应该有这样的开拓精神,或许下一个投资热点正在其中,也是对艺术品市场的丰富。


  规模不大但不缺精品的艺术品夏季拍卖,与其他各种小型拍卖相互呼应,正在逐渐成为各家拍卖公司的基础业务。


  小型拍卖有喜也有愁:


  在春拍与秋拍的间歇期,并不只有夏拍一种小型拍卖,还有四季拍卖、冬季拍卖、迎春拍卖、定期拍卖等等。


  从实质上讲,这些小型拍卖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在春拍和秋拍以外,为了扩大市场或者迎合各种不同类型藏家而产生的。虽然有一些小型拍卖的场次成交率很高,但是在艺术品市场整体成交比率逐年下降和其他情况的影响下,小型拍卖的平均成交量并不高。


  一般来讲,虽然春秋两季大拍都十分受重视,但是秋拍在全年拍卖的比例中更为重要些,所以艺术品秋拍的战线也拉得更长。如果还要考虑到春节、元旦等传统节日等因素,这样就导致从秋拍结束到春拍开始之间的时间较短,在此之间的冬季拍卖、迎春拍卖准备就会略显仓促,规模较小。而四季拍卖和定期拍卖作为常规拍卖,则需要相当数量的藏品作为基础,虽然民间收藏品数量庞大,但是在鱼龙混杂的艺术品市场上,艺术品的真伪和品质较难保证。并且,庞大的藏品需求量导致同一件艺术品的重复上拍率增大,刺激了市场中产生大量的投机行为。


  虽然这些问题在大拍中同样存在,但是在小型拍卖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夏拍作为从春拍到秋拍的一个过渡,对市场有着明显的反馈作用。春拍结束之后,不论是拍卖公司还是藏家都对市场保持着一定的兴奋度,藏家会拿出藏品接受市场的检验,并且也会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藏品入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夏拍的成绩。同时,近年来夏拍的成绩和越来越多大型拍卖公司的加入,也证明了夏拍的确是颇具潜力。


  结语:


  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大潮,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容量也不断的扩大。夏拍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市场的空白,在原本相对冷淡的艺术品夏季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夏拍之风。需要提醒的是,夏拍同样存在各种风险,藏友只有练得火眼金睛才能解得其中之道。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