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木不是沉香

沉香木不是沉香 
沉香木不是沉香

焚香与烹茶、挂画、插花合称文人四艺,是历代文人追崇的雅事。近年来,沉香之美令越来越多的人心动不已,想玩香或收藏沉香,却又因它的“神秘”而止步不前。近日,笔者在8号公馆拜访了沉香世家的第四代传人汪金利先生,给多日以来心中的几点疑问找到了答案。  

沉香是沉香树身上的一部分,当沉香树经过天然或人为的受伤,伤口发生病变,分泌的树脂沉淀,就形成了沉香。然而,现在市面上却出现了很多将沉香木加工冒充沉香的作假现象。据汪先生介绍,真假沉香在价格上的差异可达数十倍,而价格高达万元的假沉香可能“木材成本顶多几十元”。针对这种现象,汪先生指出了辨别的方法。首先从视觉上,沉香颜色较暗,多为黄褐色,斑点、纹理较为明显。而沉香木则颜色发白,分量较轻,纹理不清晰。二者最突出的区别在于沉香所特有的油脂线是沉香木所没有的。其次在嗅觉上,以色素、香精、化学黏合剂炮制而成的“沉香”,味道刺鼻而浓烈,多带药味与酒精所特有的“凉”味,远不及沉香的温和高雅。

就产地而言,“国产香”与“国外香”在品质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沉香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及福建地区,而在广西及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出产。“国外香”则主要产自越南、印度尼西亚 、柬埔寨等国。二者在香味、形状都有不同之处。在形状上,早年的“国内香”存在条状、块状、片状等不同形态,比之“国外香”体形较大,而“国外香”则较少条状与块状沉香。而其在香味上的差异则更为显著。“国外香”多油脂含量较高,气味较为浓郁,但有的会略微呛鼻,或始终带有异味。相形之下,“国内香”的香味要稳重和持久许多,焚烧时,一般不会出现有些“国外香”给人带来的油腻与恶心感。总的来说,油脂含量最高的是产自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沉香,颜色也更为深暗。在口感上,“国内香”较苦,腥味很浓,有些甚至会产生辣味、麻味,但“回甘”很好。而“国外香”一般吃起来比较甜,苦腥味比较淡,几乎吃不出辣味、麻味。一般来说,“国内香”产量低,形成时间较长;而“国外香”形成时间要短,成材率也较高。科属的不同造成了对沉香价值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越南的最好,有的说是海南的最好”,汪先生认为对沉香的价值按产区划分是不科学的,而应依品质与个人喜好而定,“每个产区都有很好的沉香,时间长短、含油量高低都是评判的标准,一般来说数十年、上百年的沉香就是很好的了。”

除了传统药用香与宗教供香,“香席”与“饮香”都是日渐被人们追崇的使用方式。所谓“香席”是一种通过焚香,由感官触动知觉,达到“品”香境界的文化活动。而“饮香”则可以达到安神醒脑、静心行气的功效。汪先生特别指出,在冲泡时,沉香对水温的要求高于一般的茶叶,因而最好用熬煮的方法,“把香味熬出来”。一般来说,“几十克的沉香就可以喝上一年多了”。

汪先生指出,由于对沉香的历史与形成没有达到完全的认识、透彻的了解,沉香市场存在着商家利用沉香的新奇,编造故事、巧立名目的现象,“白沙沉”、“虎皮纹”都是例子,值得广大收藏者注意。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