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山东陶瓷艺术博览会:黑陶艺术的饕餮

制陶和车轮,是人类文明掌握的最早技术。从一万年前仙人洞诞生的第一件陶器开始,这简单的器具便融入了人类的生活,从盛水、做砖的日常用途,到欣赏、考究的艺术价值。
黑陶,恰是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的生动代表,与仰韶文化彩陶一样,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渊源龙脉。这“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尤物”,由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造就。其黑如漆、亮如镜的外观,返璞归真的气质表现,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品味和创造力。
但黑陶的陶艺技术,被人遗忘在历史长河中达四千多年。只有在经过了近代学者60多年的不懈努力后,才终将黑陶的制作工艺完全破译,使这一远古的艺术在窑火中浴火重生。并在秉承传统的使命下,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这些学者中,刘浩先生是现代黑陶艺术的带头人。他将中国黑陶艺术带出国门,为世界所赏;其作品荣获多种高级奖项,并被国内外艺术殿堂所收藏;其创作的黑陶既秉承了传统香火,又融入了现代创新的气息。
刘浩先生曾说:“‘一山一水一圣人’形容山东是不完全的,应该是‘一山一水一文化一圣人’,其中‘一文化’便是黑陶文化。产生于4500年前的黑陶文化,是人类的启蒙文化,那时没有泰山文化,没有黄河文化,也没有孔儒文化,正是黑陶文化孕育了泰山文化、黄河文化和鲁文化。”
此次,刘浩先生同多名黑陶艺术家组团亮相2011山东陶瓷艺术博览会,展出的黑陶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变幻出新的结构形式,广泛的从不同的方位寻求了新的表现方式,有具象,有抽象,也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在百余件参展作品中,《龙耳高柄蛋壳杯》、《龙凤呈祥》等极具代表性的黑陶作品,凝聚着创造者独特的艺术构思,表现着各自的独特魅力,衬托着返璞归真的气质。在着力弘扬齐鲁文化的理念下,本次博览会展示现代黑陶艺术的高超技艺,给广大陶瓷爱好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人物档案

刘浩,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系,他还广泛涉猎音乐、摄影、戏剧等多门艺术实践活动,皆有建树。上世纪80年代初专门从事黑陶艺术研究,受轻工部、陶协之托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创中国黑陶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金秋九月,瓷之盛宴,泉城济南,邀您同往。
陶博会官网:http://www.sdchinaart.com
责任编辑:八寶钿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