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元上都影响力 促进元上都遗址申遗进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于今年7月18日至22日举办第三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四次牧民那达慕大会,进一步扩大元上都影响力,提高元上都知名度,营造浓厚的申遗氛围,促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

自2008年以来,正蓝旗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元上都文化旅游节,荣获全国民俗类十大节庆奖和中国十大民俗类节庆金手指奖,成为内蒙古草原影响较大的节庆活动之一。今年的文化旅游节与以往相比,具有规模大、形式新和内容多等特点,举办5天活动,并首次将牧民专场文艺表演纳入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包括了正蓝旗察哈尔奶食节、“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之乡”、“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及民俗文化展示活动,金莲川赏花节,1024名搏克手的搏克大赛、赛马、射箭、蒙古象棋等蒙古族传统竞技比赛,元上都杯“贵由赤”长跑大赛,“上都之夜”文艺晚会,焰火晚会,群众性消夏晚会暨牧民专场文艺表演,表彰劳动模范和民族团结先进人物,举办元上都摄影大赛九项文化体育活动。18日在主会场举办盛大开幕式,19日在元上都遗址举行金莲花赏花节暨“元上都”杯贵由赤长跑大赛启动仪式,21日晚在忽必烈广场举行了“上都之夜”大型文艺晚会。

新闻链接:元上都为公元1256年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开始营建,历时三年于1259年建成城郭,以后又经扩建。元朝历史上曾经有6位皇帝在元上都登基,以后又在今北京建设了大都,实行两都制。每年阴历4-8月份,元朝皇帝都要在上都避暑、处理朝政、接见外国使臣,加强与蒙古王公贵族之间的联系,被誉为跳动了99年的世界心脏,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化融合及中西方结合的典范。上都于1258年毁于元末农民起义军战火,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1988年元上都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家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1996年被列为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目前获得国家正式提名成为我国唯一一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遗址。2011年2月元上都遗址申遗文本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今年8月初将接受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评估,2012年将最终接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成员投票表决是否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正蓝旗宣传部高家鑫)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