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二五规划落实公众意见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二五”规划修改完成

11项公众意见被采纳落实

(记者耿诺 实习生高玉)《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已经修改完成并上报市政府。在征求意见期间,“十二五”规划获得了来自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其中11项公众意见获得采纳并落实。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由市规划委牵头编制。“十二五”期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将坚持整体保护理念,将保护范围拓展到整个北京市域。重点推动“一轴一线一带多片”保护工作,同时,旧城区域仍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

今年3月24日至4月24日,该规划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示。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示期间,总计收到12封市民邮件及来信,其中被采信或已在规划文本中落实的意见有11条,还有2条不属于本次规划内容,已转告市相关部门予以研究。

记者发现,市民集中关注的还是“加强古都风貌保护立法工作”、“通过整体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规划为历史街区的发展创造条件、控制保护区内大量商业设施的建设”、“旧城人口外迁不能强制、要多种形式并举、安置补偿方式要多样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自愿出城市民”、“加大旧城平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修缮水平,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停车条件,改善居住环境”等保护措施,也有市民关注卢沟桥保护、西城区育教胡同27号文保院落修缮、西四西安大院简易楼腾退等个案。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采纳并落实的11条群众意见,在新版规划中都有所体现,以市民对首钢老厂房提出的“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意见为例,在《规划》的“名城保护的主要任务”中,就有“十二五”时期将推动优秀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记述。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