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投资修缮拉加里王宫 古建筑融合汉式风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拉加里王宫年久失修后的破旧模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在修缮中的拉加里王宫。摄影:饶春艳

2010年6月份,国家总投资2050万元的拉加里王府宫殿修缮工程启动。该王宫始建于13世纪,是吐蕃王室后裔家族势力在历经萨迦和帕竹王朝的政权后仍保留下的地方统治特权,曾因年久失修而仅剩废墟。修缮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11年10月全部完工,拉加里王宫中的夏宫也已于6月7日开工进行修缮。

拉加里王宫位于今天的西藏山南地区曲松县县城南侧的高台地北缘,王宫北临河谷,可俯瞰整座县城。曲松县的资料显示,拉加里王宫现存建筑遗存根据其始建年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建筑——旧宫“扎西曲宗”,约建于公元13至14世纪;中期建筑——新宫“甘丹拉孜”,亦称拉加里颇章,约建于公元15到18世纪;晚期建筑——夏宫旧宫“扎西曲宗”,该建筑位于新宫甘丹拉孜西侧,位置稍低于新宫。拉加里王宫于1996年4月16日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总投资2050万元的修缮款中,其中1052万元用于一期修缮。范围包括复原拉加里王宫主殿、红楼、大仓库、点心房、马厩、广场、夏宫等。工程的负责人在6月7日称,主体修缮已经接近尾声。

6月7日下午,拉加里王宫修缮工程施工方负责人王良国仔细查看着每一个做工细节。他说,修缮完全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如特制了传统的牛粪砖和购买了“白玛草”用于墙体修缮。并从附近的寺庙找回了原本属于拉加里王宫的梁柱和斗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拉加里王宫修缮现场,工人们唱着藏族民谣打阿嘎。 摄影:饶春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拉加里王宫修缮现场,曲松县居民在细心擦拭地面。 摄影:饶春艳

大约有来自西藏各地的能工巧匠和本地藏族居民共300多人参与了拉加里王宫的修缮。家在拉加里王宫脚下的次珍是工人之一,她正和工人们唱着西藏传统民谣打阿嘎, 在快乐的劳动中,来夯实主殿地面。据施工方介绍,完成打阿嘎后,地面还需要用布擦净,然后用砂纸打磨,再用榆树皮浸泡出的汁水擦拭地面,最后用菜籽油涂抹。“工序繁琐,而且也不能有任何马虎。”

王宫建筑是西藏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曲松文物专家认为,能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者已十分罕见,且拉加里王宫在西藏宫殿建筑中别具特色。

此前有专家考证,拉加里王府宫殿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结构,作为藏式王宫建筑,其中一些小木作,尤其是门枋之上斗拱的使用,融合了汉式古建筑的某些因素。另如王宫部分房间的门窗皆设计成汉式格子棂窗及版门式样,门上垂檐及窗上窗媚均镂刻彩绘有牡丹、莲花、凤凰、卷草等图案,也是一派汉式风格。

据史料记载,拉加里王系,是西藏历史上一支独立的地方割据势力,其先祖为吐蕃王室后裔鄂松的嫡系。公元10世纪后,该王系在山南曲松一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历经萨迦王朝和帕竹王朝统治时期,仍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方统治特权。直至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之前,拉加里王系还统辖有拉加里、桑日、加查、隆子四个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透过拉加里王宫看曲松县城 摄影:饶春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拉加里王宫原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拉加里王宫效果图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