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明楼维修加固,老建筑风貌依旧

上海市第四中学(由历史上专收女子出名的“崇德女中”和“启明女中”合并而成),开创我国女子教育之先河,也是研究天主教在上海活动的历史物证。其主体教学楼—启明楼(当时属徐家汇圣母院)建于1917年,是天主教会修建的假四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228平方米。该建筑带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征,立面对称,风格庄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2003年8月,徐汇区文化局将其核定公布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启明楼虽几经修缮,但经90年的风雨沧桑,材料和结构日趋老化,局部损伤严重。2003年9月10日,三楼一教室发生楼面坍塌险情,期间进行了局部加固。为了更好地做好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2006年初,徐汇区教育局校舍基建管理站、市四中学与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多次协商,实地勘察,针对启明楼现存的问题,研究修缮保护事宜。区教育局决定投资2000余万元,对文物建筑启明楼进行维修加固。经过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公开招投标等程序,修缮工程于2006年11月动工。

为确保文物建筑修缮效果,在修缮过程中,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施工单位与区文管办等相关人员坚持每周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新问题。市、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有关领导、专家严格遵循文物修缮原则,定期到现场进行指导、坚持把好工程质量关。2007年8月,整个修缮工程已近尾声。紧靠启明楼与历史文物建筑风格不相协调的二层、三层建筑(1500余平方米)已被清理拆除,启明楼在徐家汇商圈众多现代化高楼林立下显得格外更加妖娆,引人注目。启明楼部分外墙水泥涂层、瓷砖贴面已去除,恢复了红砖清水墙原貌;巴洛克特征的山花墙恢复原有构件和线脚;券廊柱头灰塑破损部位补配后作化学封护处理;采用混凝土内框架结构加固房屋荷载;屋顶破损瓦片用同色同质旧瓦替换,屋面用防水卷材铺砌,外露木构件作防蚁、防腐和防火涂层处理;为适应现代化教学用途,室内照明、空调、电脑、电视、通信网络等均设终端接线盒,置在隐蔽处,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人民的财富、国家的珍宝。文物不可再生。加强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使之“益寿延年”,长留人间。经过精心修缮加固后的老建筑--启明楼,历史风貌依旧,艺术价值凸现,成为徐家汇商圈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hany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